周杰倫發布新專輯,網絡一陣腥風血雨。不止是打破數字單曲的銷量,還有媒體掀起評論狂歡。
但坦白講,態度來來去去,無非兩種:
一,周杰倫江郎才盡了。
二,江郎才盡的周杰倫,還是秒殺市面上絕大多數歌手。
這就是今天互聯網的輿論環境,造神和弒神。我們趨之若鶩地炮制一個個偶像,我們爭先恐后地摧毀他,在這一「造」一「弒」間,潮水刷出了潮水的存在感。唯獨,無人在意那朵被頂到天上,又被踩到泥底的浪花。
直白點說——絕大多數人關心的是,周杰倫是不是完蛋了。
只有絕少人追問,當我們在談周杰倫時,我們在談什麼?
周杰倫「神」嗎?某種程度,是。
關于周杰倫的首張專輯,盛傳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說法——
吳宗憲對周杰倫說:「十天之內,你寫出來50首歌,如果我能挑出10首好的,就給你發唱片。」
周杰倫備了一箱泡面,閉關十天,按期交貨,首張專輯《JAY》成功發片,一炮而紅。
如你所知,任何「傳奇」
都有著更艱難的版本。2000年,吳宗憲將阿爾法工作室的主導權交給了他的朋友,台灣的著名音樂人楊峻榮。
一個晚上寫歌,白天睡覺,吃住都在辦公室的小鬼,讓他無比好奇。
「有自己的歌嗎?」
周杰倫翻開抽屜找了半天,拿出了《可愛女人》的DEMO。
4分鐘的歌聽完,楊峻榮一把拉住了他。
「這歌誰唱的?」「我唱的。」
「這歌誰寫的?」「我寫的。」
「編曲誰編的?」「我編的。」
當過歌手的楊峻榮倒吸一口涼氣,轉過頭就給吳宗憲打電話:
「哎,宗憲,這一咖你居然擺了一年多哎?」
這是從未有過歌手念頭的周杰倫,成為職業作曲人的第三年。
簡單說,今天「主流」的周杰倫,當初也是作為一個「非主流」形象出現。
想給張惠妹寫歌的周杰倫,終于收到邀請,便和方文山一起,憋出一記大招。
語速快,節奏感強,幾乎沒有旋律,歌詞脫離生活,無關情愛,又是異國風情。
當周杰倫興致勃勃地將腦海中形象設計向張惠妹托盤而出:「你要穿忍者裝,要漏大腿,提上燈籠,就是那種很東洋味道的。
」你猜,張惠妹什麼反應?
什麼是流行音樂的商業邏輯?
旋律規矩,歌詞直白,副歌洗腦。
最好,唱起來也比較簡單。
但周杰倫每一面都在對著干。
叛逆,結果是——你只能自己干
「你這些歌別人不用,干脆你自己唱唱看吧。」
于是,就有了周杰倫將被拒絕的創意打包成第一張專輯的《JAY》。
于是,就有了第二張專輯《范特西》。
——阿妹嫌棄的那首歌,就是《忍者》。
本質,這是一次才華對抗市場豪賭,自戀是周杰倫的砝碼。
周杰倫的自戀有深?就說一首歌,《完美主義》
歌曲的和聲,周杰倫即興一般,放棄歌詞:
「周杰倫周杰倫周杰倫,周杰倫周杰倫周杰倫,周杰倫周杰倫周杰倫......」
把自己的名字,低聲哼唱了48遍。
對,就是要讓你記住我的名字。
如果你是真正的周杰倫鐵粉,你不可能不收藏周杰倫的前兩張專輯。
那種炙熱的情感,那種奔騰的想象,還有那種完全囚禁在自己世界又自由自在的生命力。
允許小編借用李宗盛聽過《娘子》后的爆粗評價。
「操!」
但周杰倫又不是神,沒人懷疑周杰倫無以倫比的天分。
問題是,成就這種天分的,絕不只靠周杰倫。
我們談起周杰倫作品如何厲害,如何輝煌,其實是置于華語樂壇的生態下比較,競爭出來的。
舉個簡單的例子——
如果沒有方文山,周杰倫能是今天的周杰倫?
再死忠的周杰倫粉絲也得承認,方文山是半壁江山。
這僅是首張專輯,方文山的代表三首。
《娘子》,俠客畫風下時空交錯的錯覺。
一壺好酒,再來一碗熱粥,配上幾斤的牛肉 我說店小二,三兩銀夠不夠?景色入秋,漫天黃沙掠過,塞北的客棧人多牧草有沒有?我馬兒有些瘦
《印第安老斑鳩》,是奇幻荒誕的西部荒野。
沙漠之中怎麼會有泥鰍?話說完飛過一只海鷗大峽谷的風呼嘯而過是誰說沒有?
《斗牛》,講的只是再簡單不過的,一次球場耍帥失敗后的茬架。
但又針針直插青少年胸口,
你說你說分數怎麼停留,一直在停留,誰讓它停留的?為什麼我女朋友場外加油你卻還讓我出糗?
其實豈止方文山,在周杰倫作品的鼎盛時期,他的作詞者,幾乎全是頂級。
徐若瑄的《可愛女人》:
想要有直升機
想要和你飛到宇宙去
想要和你融化在一起
融化在銀河里
劉畊宏的《回到過去》:
思緒不斷阻擋著回憶播放
盲目的追尋仍然空空蕩蕩
灰蒙蒙的夜晚睡意又不知躲到哪去
一轉身孤單已躺在身旁
還有小編覺得最安靜,最被低估的黃俊郎。
這是《夜的第七章》:
我聽見腳步聲,預料的軟皮鞋跟
他推開門,晚風晃了煤油燈一陣
打字機停在兇手的名稱,我轉身
西敏寺的夜空開始沸騰
這是《將軍》:
陽光從樹葉細縫露出了笑容,溫暖了我的美夢
只有籠里的畫眉羨慕著天空,卻從來沒有人懂
換句話,那是一個眾神誕生年代。
除了幫扶,還有競爭。
當年,周杰倫的最大對手是王力宏。
流傳一個說法——
「既生宏,何生倫」。
2001年, 周杰倫發行《范特西》;就在這同一年,王力宏發行了《唯一》。
自此,倆人開始被媒體拿來比較了將近10年。
台上很少同台。
台下暗自較勁。
但自2001年,兩個人同樣以一年一專的數量,拼命賽跑。
如今,王力宏去哪了?
小編不是音樂行家,但都聽過以上歌曲,這些歌曲傳遞出來的第一感受是豐富。
潛台詞是,我想打敗你,但不是用你的方式。
「只有周杰倫才能打敗周杰倫」。
「只有我才能打敗我」。
這正是小編不認同此次事件絕大多數評論的原因。
當年,周杰倫用反爆款的姿態,成就了一個又一個爆款。
當年,周杰倫為「你情我愛」的台灣流行樂,打開了一個更開闊、更奇特的選題范圍。
這絕非周杰倫一個人的能量。
周杰倫能成為周杰倫的原因,除了他的天分,還有當年他的「朋友圈子」,還有他的競爭對手,甚至,還有一幫聽眾渴望娛樂又超越娛樂的需求。
但今天呢?
台灣媒體把周杰倫的這種轉變,追尋到2012年左右。
那個時候,他與昆凌戀情曝光,台灣音樂圈認為是戀情軟化了周杰倫原本犀利的創作路線。
作品的轉型被他坦白在歌詞。
「改換文青的造句,你一抹微笑如茉莉」。
「白話一點也可以,我心里滿滿都是你你你」。
問題是,這僅僅是周杰倫一個人的退化嗎?
方文山呢?
除了方文山——
離開周杰倫的,還有曾制作《斗牛》《威廉古堡》《以父之名》等快歌的洪敬堯,在《十一月的蕭邦》05年后,就基本不再與周杰倫合作。
號稱弦樂大師,寫出《龍卷風》《七里香》《青花瓷》的鐘興民,與周董的合作也止步于2011年的《跨時代》。
代表作《愛在西元前》《東風破》《彩虹》的林邁可,也不斷減少合作次數。
他上一次和周杰倫創作作品是2016《周杰倫的床邊故事》,僅合作一首歌,就是那首《告白氣球》。
說白了,今天的審美習慣,已大大變樣。
有評論將周杰倫比作李宗盛,其實這不可比,
這兩者最大的區別是,前者是無可爭議的大眾爆款,后者是小眾愛好。
出道20多年,周董摘下了鴨舌帽,舉起了香飄飄。
從那個才華恣行無忌,性格卻靦腆害羞的少年,變成了如今嬌羞可愛的「小公舉」。
一個天才和呼喚天才的范特西時代,緩緩落幕。
可惜的不是周杰倫。
可惜的是只有「周杰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