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銀,在古代不僅僅用來打造首飾器皿,更是重要的流通貨幣,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那這些白花花的銀子,為何到了現代卻都消失不見了?它們究竟去了哪里?
銀子,作為古代貨幣流通的歷史,可以說貫穿了整個封建王朝的歷史。
《史記·平淮書》曾提過:虞夏之錢,有黃、白、赤三種顏色,其中,白就是指的白銀。
我國,早在先秦時代就已開始使用白銀。在當時百姓的眼里,白銀與珠玉龜貝一樣,多用于制作器物配飾,價格十分昂貴,所以一般來說只有皇親貴族,才用得起白銀。
在中國貨幣史上,關于白銀正式作為交易貨幣的記載,可以追溯至漢武帝元狩四年,漢武帝開辟了絲綢之路,開始與鄰國通商。
漢武帝又推行了
幣制改革,將銀和錫鑄造成白金,作為流通貨幣來用,白金的形狀和圖騰不同,價格也就不同。不過由于白金的主要成分是銀和錫,但 銀的價格比錫的價格貴了數倍不止,所以很多人就動了歪腦筋,在兩者的分量上做文章。
這就導致了民間私鑄劣質貨幣的風氣盛行,白金大大貶值,如此一來,白金只被漢朝當成貨幣,流通了一兩年就廢止了,之后的大漢王朝,還是繼續用回了銅錢。
宋朝的時候,社會商業發展進入鼎盛時期,商業的發展必然推動貨幣的發展。
那時候無論是百姓的小生意還是商賈的大生意,都需要進行大量的錢財交易。可銅錢太重,面額還小,十分不方便,所以白銀逐漸成為了市面上的流通貨幣,一兩白銀可換一千文銅錢,大大提高了貨幣流通的速度。
不過,當時礦石的開采技術還很落后,
銀的產量很低,所以銀這種大面額的貨幣,在百姓中使用的不多,一般巨商之間的交易,才會用上白銀。到了元朝,朝廷就改用白銀作為價值尺度,鑄造出了很多銀錠流通于市面之上,因此從元代開始,百姓們就有使用金銀作為貨幣的習慣了。
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生產技術的提升,白銀的地位一直不斷上升,直到明清時期達到了巔峰。
明朝時期,統治者對元代的銀錠進行改造,形成了明代的銀元寶,銀元寶面額很大,一錠元寶價值50兩,小的也有20兩。
不過,百姓們在日常生活中,用不上這麼大面額的銀子,所以會為了花銷將銀元寶剪成需要的重量,也就是碎銀了。
而到了清朝,各省的田賦征收都開始使用白銀,國庫中白銀占比極高。因此,銀作為主力軍在市場中站穩了腳跟,成為了貨幣的龍頭老大。
據記載,清朝時期我國的白銀持有量,達到了世界第一,占據了世界白銀重量的二分之一,光是乾隆時期,國庫中白銀高達了將近7380萬兩。
說來也很諷刺,古代中國的白銀含量,還有一部分是從西方流通過來的。
那時候中國國力強盛,西方各國只能通過交易和進貢的方式,與中國維持良好的外交關系,所以就送來了大把大把的白銀。
但與此同時,造成白銀消失的罪魁禍首也是西方各國。清末晚期,西方各國帶著大炮,拿著槍支,強行打開了清朝的國門,清政府腐敗無能,只能通過一次又一次的割地賠款,來維持片刻的安寧。
在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喪權辱國的條約后,大量的白銀從我國流失到海外。據記載,光是清朝與八國聯軍簽訂的《辛丑條約》,就賠償了高達9.8億的白銀。
這些被賠償出去的白銀,可以說是搜刮了整個天下才得來的,因此在這段時間里,中國的白銀幾乎被消耗殆盡。
再到後來,新中國成立,國民黨逃到台灣時,帶走了中國剩余的那些白銀,導致了大陸白銀存量銳減。
所以,古代的白銀到了現在幾乎已經看不見了。不過銀作為貨幣,雖然退出了歷史的舞台,但它作為裝飾物,卻仍然活躍在人們的視野里,因此,銀其實并沒有完全消失,只是我們不常注意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