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李家坡之戰
看過《亮劍》的人幾乎都知道,李云龍用「土工作業」,在李家坡全殲了闖入根據地腹地的日寇山崎大隊。同時,也必會有不少人清楚,這一戰的歷史原型事件,便是發生在1940年的「關家垴之戰」。
關于這一戰,用彭總的自我總結就是:一生打過四大敗仗。第一個是紅軍時期的贛州戰役,第二個是抗日時期的關家垴之戰,第三個是解放戰爭時期的西府隴東戰役,第四個是抗美援朝時期是第五次戰役。(出自《彭德懷自述》)
所以「李家坡之戰」便因此,顯得很不尋常了起來。咱還是先依據《亮劍》,從李家坡之戰說起。
其實《亮劍》原著中,「李家坡之戰」是開篇第一章,不是電視劇《亮劍》中,李云龍抗命,正面硬突坂田聯隊,并一炮轟掉坂田聯隊指揮部。
而《亮劍》原著中,李云龍的第一件事,是為了多搞些手榴彈,死磨硬泡兵工廠后勤部長張萬和。 最終搞得張萬和放了話:「你得給老子弄把日本指揮刀來。」李云龍大喜并表示,倘若你「再給十箱,我順手再給你弄個日本娘們兒來」。
氣得張萬和都爆了粗,轟走了李云龍。結果很快李家坡之戰爆發,而李云龍的獨立團,被旅長陳賡當作了預備隊。李云龍有氣沒處撒,對著政委趙剛一通噴,最後來了那句名言「你怕什麼?咋就不敢跟旅長干一架!」
李云龍之所以這麼擠兌趙剛,「主要是惦記上山崎那把指揮刀了,既然向張部長夸下海口,就得說話算話」。
兩人折騰得正不像樣時,旅長的電話來了,告知李云龍:「仗有你打的,前面攻擊不順利,你們早晚要上……」而李云龍也隨后表示「謝謝旅長,我給您跪下來磕頭啦。」
就這樣,李云龍開始準備硬剛山崎大隊了,并提出了用土工掘進辦法,縮短攻擊距離,到時候3600顆手榴彈,兩分鐘全扔進去,「嘿嘿,3600顆手榴彈可夠山崎那小子喝一壺的」。(出自《亮劍》第一章《血戰李家坡》)
顯然從《亮劍》原著中可發現,全殲山崎大隊,根本沒有孔捷啥事,也不存在孔捷被山本一木打成「發面團」后被處分,想依靠這一戰讓獨立團翻身。所以,這就是為何筆者總喜歡說,電視劇《亮劍》成全了原著!
因為從原著中很容易看出,李云龍的李家坡之戰,主要是「惦記上山崎那把指揮刀了」,李云龍要兌現自己的諾言,所謂「格局小了」。而電視劇一改編,立馬就大氣了許多。
不過即便如此,依然還有問題:那就是李云龍僅依靠土工作業,真就能全殲山崎大隊嗎?換句話說就是,難道土工掘進,真是必殺技,山崎就沒有辦法破解嗎?
二、土工掘進,真是必殺技嗎?
首先必須要遵循歷史,這就是參考「關家垴之戰」。其實李云龍的「土工作業」,等于是奪走了「老師長」劉伯承的功勞。
由于關家垴之戰打得很慘烈和膠著,八路軍雖勇猛,可惜日寇卻依靠先進兵器裝備,依托有利地形,及其撒手锏「作戰工事」,不但阻擊住了咱的進攻,還給咱造成了巨大傷亡,遲遲找不到有效的攻擊辦法——這點在《亮劍》中也有展現,只不過換成了「程瞎子團」受阻。
「老師長」當時非常焦急,便親自來到了前線,進入到七六九團的指揮所,聽取完匯報后,老師長拿著望遠鏡開始仔細觀察地形。突然關家垴陡崖的崖頂,和壕坎之間的一塊地方,引起了老師長的注意——跟其他地方一比,顏色完全不同,竟然是土黃色的,還隱隱露出些黃土地。
老師長當即詢問,那塊地方是不是土質的?得到確切答復后。老師長給出了解決方案:「挖暗道,通上去!」僅六個字,立刻讓所有人茅塞頓開,一舉解決了問題。
看完這段歷史記載,再看《亮劍》中李云龍的土工作業,是不是有異曲同工之妙?因此筆者才說:這是李云龍「搶走」了老師長的創意和功勞。
換句話說就是:《亮劍》把劉伯承的事跡,放在了李云龍身上。因此也難怪,《亮劍》中的李云龍那麼敬畏 「老師長」了。
不過就算找到了相關歷史原型事件,卻依然沒有解決問題。須知咋《亮劍》中,李云龍獨立團不是「挖暗道」,而是在山崎的眼皮底下,在一塊開闊地,進行土工作業。
所謂:你有張良計,我有過墻梯。山崎可不是簡單人物,他畢業于日本的「帝國陸軍大學」,是個「出色的戰術家」,面對有人在自己眼皮底下「施法抓妖」,豈能坐以待斃?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亮劍》搞出了不少小花招。
比如:李云龍讓人弄了個「白鐵皮做的拐脖喇叭」,對著山崎的陣地大喊,要跟他單挑。這就是攪亂和分散山崎注意力。不過筆者認為,李云龍這招純屬一廂情愿,是不具備啥說服力的。
你李云龍土工掘進到30米處,你說「是個娘們兒也能把手榴彈扔進環形工事」。若山崎大隊,來個反向操作,日寇的火力先招呼過來,你咋辦?
事實也是如此,在《亮劍》原著中,山崎就用了這一手,咱看下原文:一營的土工作業進展很快,日軍也很快發現了八路軍的企圖,迫擊炮、擲彈筒紛紛打來。一營的幾十個戰士在爆炸聲中血肉橫飛……(出自《亮劍》第一章《血戰李家坡》)
顯然,若情況如此發現下去,李云龍這次土工作業,就被山崎反殺了,那麼是誰在關鍵時刻出手了?沒別人,正是李云龍最怕的旅長!
三、旅長的這個決定,才是關鍵
就在李云龍進行土工掘進之前,他曾向旅長提出一個請求:「師屬炮兵營暫時由我指揮!」
李云龍一個團長,竟然要求指揮「師屬炮兵營」,這豈止是過分,簡直就是十分過分!因為旅長也做不到,必然要去請示。結果旅長卻表示:「同意你的要求,炮兵營由你指揮。 」也正是旅長的這個決定,在此刻起到了關鍵作用。
當山崎對李云龍的土工作業,玩命反殺之時,「129師的迫擊炮營在李云龍的指揮下開火了,幾十發炮彈像黑烏鴉似的從天而降,落進日軍工事,火光閃閃、硝煙彌漫,日軍炮兵一時顧不上土工作業的一營,急忙對八路軍炮兵做壓制性轟擊,一營的掘進速度更快了……」(出自《亮劍》第一章《血戰李家坡》)
等于是雙方一通炮戰,完美掩護了土工掘進,這才使得李云龍能依靠土工作業,最終奇跡般全殲山崎大隊。
所以,每一次奇跡的發生,絕非一句「神劇」就能承載、可概括的。所謂奇跡,從來都是來自無數人,尤其是俊杰英豪的推動和合作之中,才得以實現!這大概就是《亮劍》背后的沉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