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戰時期,國軍將領中誰最厲害?估計無論怎麼點將,抗日名將薛岳都必在其中,而且還應排在前兩位。須知,在日寇最猖狂的時期,薛岳依靠三次長沙會戰,共殲滅日寇十一萬余人。更牛之處還在于,他一手打造出來了著名的「天爐戰法」。
不過讓人萬分奇怪的是,當抗戰勝利后,按理說如薛岳這等名將,蔣介石必然會給予重用,讓他馳騁在解放戰爭的戰場之上,替他的蔣家王朝賣命。但事實卻是,薛岳卻在抗戰勝利后,仿佛消失了一般。
無論遼沈戰役、平津戰役還是淮海戰役,在國軍中挑大梁的是杜聿明、傅作義、王耀武、黃維等人,可偏偏抗日名將薛岳卻被蔣介石給棄用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想徹底搞明白這個問題,就要從薛岳的出身說起了……
一:嫡系中的外來戶
薛岳出生在1896年,也就是甲午戰爭,清廷戰敗后的第一年。清廷之前一直敗給「西洋人」,人們還能忍,畢竟敗了那麼多年已經習慣了。但敗給日本,卻是舉國震動。
故而薛岳出生后,他的父親便給他取名為「薛仰岳」,啥內涵?都清楚:期待下一代中,出現位岳飛般的人物。因此薛岳長大后,便以岳飛為楷模。為了激勵自己,他去掉了「仰望」的「仰」,直接改名為「薛岳」。
果然薛岳從了武,在1910年考入了保定陸軍學校。隨后便跟許多當時的風云人物一樣,追隨了孫中山先生,經過一段軍旅歷練后,在1921年,薛岳被選拔為孫中山先生的警衛,也就是保鏢。
1922年,由于粵軍陳炯明,突然向孫中山先生發難,圍攻總統府。危急時刻,正是薛岳率部在前面血戰開路,保護著宋慶齡沖了出去。隨后薛岳也上了永豐艦(中山艦),一直守衛在孫中山先生身邊。
所謂:自幼立志,其人必奇。從薛岳早期經歷分析,日后他在長沙會戰中,痛擊日寇,儼然成為日寇克星,還真是如「命中注定」一般。起碼沒有辜負「薛岳」這個名字。
看到這,估計一些對蔣介石有所研究的人,應能推測出來,薛岳為何被蔣介石棄用的第一個原因,那就是:他非但不是黃埔生,并跟黃埔軍校沒一毛錢關系,反而還大有蔣介石競爭對手的嫌疑。 畢竟孫中山先生危機之時,在中山艦上不僅只有蔣介石,還有人家薛岳!
而蔣介石之所以能掌控國軍,就在于有一大批黃埔生(系)是軍中骨干,比如高層的陳誠(土木系)、何應欽(何應欽系)。再看薛岳,他算怎麼個茬?雖也號稱是嫡系,實則卻是嫡系中的外來戶。
想以薛岳這種身份,站穩腳跟,就必須要有自己的嫡系部隊。如土木系中有羅卓英、孫立人、胡鏈、黃維等猛將,起家資本是第十八軍,後來成了國民黨五大王牌主力之一。
何應欽系比較復雜,上層有顧祝同、劉峙等大佬,骨干戰將有王耀武、杜聿明、鄭洞國等,赫赫有名的整編74師,就屬于何應欽系,這也國民黨五大王牌主力之一。
薛岳有嫡系部隊嗎?幾乎沒有,他的起家資本在粵軍,隨著蔣介石坐穩,粵軍早已經衰落了。薛岳之所以在前三次長沙會戰中,打得那麼漂亮,是因當時日寇猖狂,國軍敗無可敗,壓力迫使其達到了空前團結。
無論土木系,還是何應欽系,以及國軍其他派系,都深知這仗若敗了會是啥后果,故而不敢掣肘。明白了這點也就能明白,為何在形勢一片大好下,第四次長沙會戰(1944年),薛岳竟然敗了。因為誰都看出此刻的日寇,已成強弩之末,于是各派系開始各種作妖。
因此,到了解放戰爭時期,手中沒有嫡系部隊的薛岳,如何能挺起腰桿來,又如何能得到蔣介石的重用?國軍是啥情況,蔣介石最清楚,都是他自己種的果,因此只能指望和重用黃埔系(包括土木系、何應欽系)。
哪怕陳誠(土木系大哥)在東北胡搞——把何應欽系的羅卓英、杜聿明搞掉。哪怕誰都知道,何應欽系的大佬劉峙,不堪大任,卻能讓同派系的杜聿明跑來背鍋!說來說去——不是薛岳無能,而是國軍內部太內耗。
二、薛岳遭遇粟裕大將
除了國軍內部嚴重內耗,薛岳沒有嫡系部隊,這內部因素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來自外部,導致了薛岳被蔣介石棄用,這就是薛岳遭遇到了粟裕大將。
那是在1946年5月,薛岳挾抗日名將之威,被蔣介石任命為徐州綏靖公署主任,手下兵精將猛,主要負責對江蘇、山東新四軍的作戰任務——于是宿北戰役爆發!
薛岳為了向蔣介石的國民大會獻禮,調動了25個整編旅,以優勢兵力和精良裝備,要一次性解決蘇北問題。其中尤其以整編69師最霸氣,師長戴之奇公開喊出了:「我們69師至少能頂共軍三個縱隊。」
結果,粟裕仿佛聽到了他這句話,果真調集了三個縱隊,對戴之奇部展開圍攻,就這樣69師幾乎覆滅,戴之奇自盡。當然,對于國軍來言,他們的失敗永遠都建立在「內耗」上。
69師也這套路,幸存的官兵便以集體名義,向蔣介石發去電報,言稱:推究其因,顯系十一師之自私自利,因欲保存其實力,而竟出賣友軍至此!狼子賊心,昭然若揭!長此以往,此風不除,則將來之剿匪軍事,恐更不可收拾。土匪盡可利用此弱點,實行各個擊破……
這個被控訴的國軍整編十一師的師長,就是大名鼎鼎的胡鏈。 可想而知,蔣介石面對這種情況能咋辦?只能安撫,并痛責薛岳。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宿北戰役這里剛剛死了戴之奇,魯南戰役又隨后給打響了。
號稱全美械摩托化部隊的,整編26師及第一快速縱隊,再次被粟裕給全殲了,師長馬勵武被活捉。九天過后,來救援整編26師的國軍整編第51師,也灰飛煙滅……
自1946年11月至1947年1月20日,薛岳不到三個月時間連敗兩場,手下三個整編師被粟裕笑納。這一下薛岳真急眼了,于1947年1月31日發動了開戰來,最猛烈的攻勢,這就是:萊蕪戰役。結果國軍名將李仙洲,兵敗被俘!
至此,薛岳三戰三敗,由誰承擔責任?決不能是蔣介石,只能是薛岳。蔣介石撤銷徐州綏靖公署,改由陸軍總部直接指揮,薛岳下崗被棄用。直至最后蔣介石實在無人可用時,才又想起了薛岳,讓他指揮海南島戰役。
薛岳雖努力打造出所謂的「伯陵防線」,卻依然難以抵咱解放軍(韓先楚)的凌厲攻勢。 薛岳黯然逃離,海南島隨后被解放!
所以,倘若從外部因素,尋找薛岳為何被蔣介石棄用的原因的話,恐怕只能說,薛岳的戰法明顯不適應,解放時期的要求。換句話說就是,薛岳的打法顯得太死板。
同時日寇,也是這種死板教條的打法,故而遇到日寇時,在國軍團結情況下,薛岳能打出彩,教日寇如何做人。可一遇到粟裕這種天馬行空式的「神仙仗」,就變得被動異常,處處挨打了。
其實,國軍這類打呆仗的問題,不僅薛岳存在,杜聿明、黃維等國軍將領也都普遍存在。因此不能說薛岳不厲害,只能說:當時代拋棄你時,連個招呼都不會打。薛岳等國軍將領,莫不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