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張梗圖很火,刷爆了社交平台——
(注:梗圖上的發行時間有誤,應為2001年9月14日)
雖然很多人的歌單里都有這首《愛在西元前》,但每每想到這已經是二十年前的歌了,還是會流下時代的眼淚。
在話題 #愛在西元前已經是20年前的歌了# 下,網友們紛紛曬出了與《愛在西元前》或它所屬專輯《范特西》的故事,簡直就像一場青春回憶大賞。
前些年的考卷中曾出現過一道選擇題,問及《漢謨拉比法典》的呈現形式是什麼樣的,
此時許多小伙伴內心都飄過了這麼一句歌詞:
「古巴比倫王頒布了漢謨拉比法典
刻在黑色的玄武巖
距今已經三千七百多年」
沒想到《愛在西元前》不僅好聽,還能學歷史!
很多人第一次記住《漢謨拉比法典》、底格里斯河、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等拗口的歷史名詞,也許就是因為《愛在西元前》。在方文山筆下,數千年前巴比倫的浪漫傳說徐徐展開。
傳說新巴比倫國王尼布甲尼撒娶了米底王國的公主安美伊迪斯,兩人生活和睦,公主卻隨著時間推移愁容漸生,原來公主非常思念家鄉的山丘和盤山小道,但在巴比倫一望無際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上,甚至看不到任何山丘。
十分寵妻的國王命人按照米底的山景,在他的宮殿里建造最還原的景觀。于是栽種著奇花異草、淌著潺潺小溪的花園拔地而起,贏得了公主的歡心,這個偉大而浪漫的工程,也成了古代世界的七大奇跡之一——巴比倫空中花園。
《愛在西元前》引用這個浪漫的傳說,卻不完全拘泥于此。
歌詞第二句「你在櫥窗前,凝視碑文的字眼,我卻在旁靜靜欣賞你那張我深愛的臉。」便讓聽眾意識到歌曲的主角,是一對正在逛歷史博物館的現代男女。以祭司、神殿、弓箭等意象鋪陳故事,現代愛情與傳說故事穿插交匯,順理成章地推進到男主的個人情感上,再借用從古到今的時間概念,把歌里的愛情升華到「永遠」。
《愛在西元前》的歌詞,不愧是流行情歌教科書般的存在。
而除了方文山塑造的浪漫世界,《愛在西元前》更幫助周杰倫拿下了當年台灣金曲獎的最佳作曲人獎,極具先鋒性、豐富飽滿的作曲,正是這首歌百聽不厭的一大原因。
提起《愛在西元前》,就不得不提收錄這首歌的《范特西》,《范特西》在第13屆金曲獎上10提5中,即便出自佳作無數的周杰倫,專輯中也幾乎沒有一首冷門歌曲,稱得上是經典神專。
《范特西》發行于2001年9月14日,專輯名是英文「Fantasy」的直譯,意為「幻想」,呈現了那個時候周杰倫用想象描繪音樂的理念。
「幻想」之于《愛在西元前》是巴比倫的愛情傳說,在《威廉古堡》里是西方世界詭異的吸血鬼故事,在《忍者》里是神秘詭譎的日本忍者,在《上海一九四三》里又是台灣眷村老兵與老上海的故土情結。
經典的周氏情歌,則有《安靜》、《簡單愛》、《開不了口》、《對不起》四首代表作品,風格上既有《安靜》的悲愴苦情,又有《簡單愛》的美好清新,多變的情感表達,亦是《范特西》的另一種「幻想」。
《范特西》至今最有時代意義的兩首歌,一是傳唱無數的《雙截棍》。盡管在當年褒貶不一,但《雙截棍》用多年來居高不下的熱度證明了,這首歌足夠代表中國精神與東方音樂。
另一首《爸,我回來了》則是一首反對家庭暴力的歌,家庭暴力時至今日仍是社會上備受關注的重要問題,在當時華語流行音樂較少關注社會話題的大環境下更顯振聾發聵。
在話題下不止有對《愛在西元前》的討論,網友們還悉數列舉了那些今年正好滿二十歲的歌,一邊列舉還一邊感嘆:真沒想到這些歌都火了這麼久!
2001年娛樂圈最大的驚喜,首當其沖就是《流星花園》對全亞洲的沖擊,F4由此一躍而上,成為亞洲最具人氣的男子團體,而他們演唱的《流星雨》同樣成為炙手可熱的歌曲。
《流星花園》帶紅的另一首佳作,則是庾澄慶演唱的插曲《情非得已》,多年來被成千上萬次用作婚禮的背景音樂,歌中溫情的感動常聽常新、余韻悠長。
孫燕姿在這年發布了新專輯《風箏》,其中最為人所知的當屬《綠光》,這首歌如今不僅依然傳唱,甚至衍生出了更多奇妙的象征意義,「綠光在哪里」也成了表情包的經典配文。
這一年還有兩支女子團體正式出道,S.H.E帶著她們的首專《女生宿舍》從台北開啟了音樂旅程,而Twins首張同名專輯中的《明愛暗戀補習社》則火遍了香港。
男歌手方面,有張學友的《如果這都不算愛》、陳奕迅的《Shall We Talk》,還有五月天的兩張專輯《人生海海》和《Call Me NO.1》。
距離周杰倫發行新專輯已經過去幾個月了,不知道周杰倫的下一張專輯,會不會給我們帶來新的驚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