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林沖火并王倫是水滸傳中的經典。細讀會發現害死王倫的人,主要有三個晁蓋、吳用、林沖。這三個人都有惡報,沒得到善終。
一、林教頭交投名狀!林沖道,拿筆來。
草料廠火光沖天,山神廟里供著陸謙、富安、張管營的人頭。大宋萬里江山,何處有我林沖容身之所?林沖悲憤地想著。
水泊梁山大寨之中,王倫坐在頭把交椅之上,看向林沖。好一條大漢,身高八尺,燕頷虎須,氣勢奪人,簡直是張飛再世。唉,柴大官的面子還是要給的!但真不想收留此人,這人本是八十萬禁教頭,我、杜遷、宋萬罩不住呀。也罷,不如這樣打發他去吧。
朱貴,讓林沖交投名狀。
林教頭要入伙,須交投名狀。朱貴道。
請拿筆來,待小人寫來。林沖謙卑地說。
梁山大寨之上,響起一片哄笑聲。
原來強盜和八十萬禁軍教頭的世界差十萬八千里!活下去,活下去。活著比什麼都重要!
二、豹子頭林沖大戰青面獸楊志
三天,沒看見一個人!交不上這投名狀。天下那里有我林沖容身之所。嗯,有一個人挑著擔子過來了。林沖挺著撲刀沖了過去。那人嚇得,扔了擔子就跑,眨眼間沒了蹤影。
林沖失望地看著被丟棄的擔子,一臉地無奈。旁邊的小嘍啰說,教頭何不打開看看。林沖點點頭。
哇,這都是金銀寶貝啊!小嘍啰興奮地說。
或許,這擔珠寶會起作用!你挑回山寨,回稟王寨主。林沖對小嘍啰說。
一條大漢挺著撲刀,賊人還灑家的擔子。林沖二話不說,挺著樸刀直取大漢的咽喉要害。大漢頭一扭,避開。反身一撲刀,向著林沖就劈了過來。林沖擋開。雙方你來我往,一刀快一似刀,刀刀直取要害。
原文:
一個盡氣力望心窩對戳,一個弄精神向脅肋忙穿。
大戰四十回合。正斗到分際,傳來一聲高喝,好漢不要斗了。青面漢這是俺兄弟林沖,你是誰?王倫問。
灑家楊志,五侯楊令公之孫。原來此人就是青面獸楊志。
豹子頭林沖大戰青面獸楊志,自此林沖落草水泊梁山,坐第四把交椅。
三、又來七個人要入伙
水泊梁山來了一伙人,領頭是七個人。為首一人身材高大,闊臉濃眉大眼,虬須,不怒自威。其次是一個書生,中等身材,面白,三柳須髯,一雙眼晴明亮有神。接著是一名道人,生得古怪,背著一把古紋松錠武檢。剩下四人,生得兇猛,一副豪杰之相。
這七人是托塔天王晁蓋,智多星吳用,入云龍公孫勝,阮氏三雄,赤發鬼劉唐。
白衣秀士王倫熱情招待,山寨里宰兩頭黃牛、十個羊、五個豬,大吹大擂擺席。
晁蓋把智取生辰綱,拒捕殺官差一事說與王倫,并提出入伙。王倫聽罷,被這伙人所做之事嚇到了,膽大包天啊。如果收留這伙人官兵必來圍剿,我這小寨如何抵擋?晢且應付著。明天不如找個借口,打發他們下山去吧。
四、晁蓋、吳用、林沖害死林沖,害死王倫的3個人最終都有惡報,沒得到善終
酒席散后晁蓋極為高興,兄弟們我們要感謝王寨主的收留之恩!吳用呵呵一笑,兄長你錯了。吳用不愧為智多星,把王倫看得清清楚楚。
于是乎,吳用分析道,杜遷、宋萬平常得很,不足道。
林沖卻是個人物,八十萬禁軍教頭,不能小視。但觀此人對王倫不滿,只是身不由已。可讓林沖火并王倫。晁蓋表態了,原文如下:
晁蓋:「全仗先生妙策良謀,可以容身。」
殺王倫的原因不是王倫嫉賢妒能,而是要奪取水泊梁山。
吳用和林沖進行接觸,雙方達成了默契。
原文:
林沖道:「先生差矣!古人有言:惺惺惜惺惺,好漢惜好漢。量這一個潑男女,腌臜畜生,終作何用。」
于是乎林沖拿刀火并王倫時,吳用一摸胡須,晁蓋、劉唐擋住王倫的去路,阮小二攔住杜遷,阮小五攔住宋萬,劉唐攔住朱貴,公孫勝作后備。
王倫死于林沖刀下,晁蓋是領導者,吳用是策劃者。王倫只是想把這幫大神送走,至始至終全無加害晁蓋等人的念頭。
至于林沖和王倫雖關系不好,但王倫畢竟在林沖走投無路之時收留林沖,頂多一個內部矛盾。高俅不比王倫可恨嗎?奪妻之仇啊!高俅被生擒,近在眼前,林沖也沒敢火并高俅。林沖火并王倫這事做的不地道。難道不能生擒王倫,給他些銀子,打發他下山嗎?或者在梁山之山給他個閑職?
王倫冤啊!
晁蓋被宋江架空,為了挽回失去的威望,打曾頭市中箭身亡。吳用和宋江站在一起,凡事只要結果,不講仁義道德。宋江死后,吳用在宋江墳前吊死。林沖征方臘歸來,風癱病死在六合寺。
害死王倫的3個人最終都有惡報,沒得到善終。
結語:
交善者道德成,存善者家里寧,為善子孫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