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手王炸被打爛的劉表
三國時期的劉表,本可以成為三國一大玩家的。須知從來都是兩方打架,受益的往往是第三方。當曹操、袁紹、呂布等人在中原打得一地雞毛時,劉表在荊州啥都沒做,就成了直接受益者。
比如,少年時期的諸葛亮,一直居住在徐州地區。曹操屠徐州時,他跟著叔父為躲避戰亂,這才移居到了荊州。同時中原地區許多人才,也都是被戰亂所迫,如諸葛亮一樣,逃到荊州避難。
當然就更不要說老百姓了,自然也蜂擁而至。由此這才有了劉表時期的荊州,「帶甲者十余萬,民富兵強」之說。曹操跟袁紹官渡開戰之前,除了怕孫策偷襲外,實則最擔心的卻是劉表。
這就是三國初期的劉表,實力幾乎不亞于袁紹,也是一手王炸,奈何卻毫無作為。當曹操一統北方后,劉表是撒手下線去領便當了,卻留下一地爛攤子。由此荊州就成了三國時期的主戰場。
赤壁之戰、合肥之戰、襄樊之戰等等,都爆發在這里。以至于龐統勸劉備入川時都表示:如今的荊州,早就不是昔日那個富庶之地了,是「
荊州荒殘,人物殫盡」,所以,劉老大你也該換換腦子了,入川吧,西川才是你真正的王霸之基。因此,劉表和袁紹,并稱三國兩位「運輸大隊長」。袁紹直接是喂飽了曹操,劉表是被劉備、曹操和孫權「分食」。其中尤其是劉備,就因「分食」荊州,這才擁有了三分天下的底氣。
諸葛亮、龐統、蔣琬、馬良、馬謖、費祎、黃忠、魏延、霍峻、楊儀……這都是荊州頂級人才,或代表著荊州當地的大家族勢力。沒有這些荊州人才,劉備怎麼可能開國蜀漢?
所以才說,劉表一手王炸卻被打得稀巴爛。因為除了劉備得到的這些人才外,還有許多劉表時期,被忽視或放棄的人才,轉投到別人手下后,立馬就成了牛人,甚至影響了三國進程。
比如今天要介紹的這兩人,都是被劉表錯失的奇才,被曹操得到后,一位成了馬超克星,一位讓關羽飲恨……
二、馬超的克星
《三國演義》里,當曹操在潼關之戰中,被馬超揍得哀嘆「馬兒不死,我死無葬身之地」時,是誰救了他?一位半仙般的人物,「其人鶴骨松姿,形貌蒼古。問之,乃京兆人也,隱居終南山,姓婁,名子伯,道號夢梅居士」。
他得知曹操大軍,抵擋不住馬超的西涼鐵騎沖擊后,便獻出一計,「丞相用兵如神,豈不知天時乎?連日陰云布合,朔風一起,必大凍矣。風起之后,驅兵士運土潑水,比及天明,土城已就。」
正是這條計謀,為曹操的反敗為勝,爭取到了時間和底氣。隨后這才有了許褚裸衣戰馬超,賈詡獻離間計,曹操依計行事,跟韓遂談感情,搞得觀戰的馬超生疑,最終跟韓遂發生內斗,馬超落敗。
那麼正史呢?也是如此過程。只不過這位夢梅居士,可不是半仙,而是曹操手下的謀士,名叫婁圭!
他是曹操發小,從小就立有大志,卻遭現實毒打。于是他招募了一些人馬,一桿子投靠了劉表。
哪料此刻,在婁圭招募的人馬中,有一位叫王忠的人,卻更看好曹操。于是反了劉表,帶人歸降曹操而去了。這一下婁圭成了孤家寡人,思索一番后,便決定也找發小曹操玩去得了。而劉表則對婁圭的這一切充耳不聞,為啥?因為那時有好多人,都把劉表和荊州,當成了人間樂土,搞得劉表很忙,自然對這些來投奔的人才,也分三六九等。
由此劉表錯失婁圭。曹操卻猶如得到了一塊寶,「軍國大計常與焉」。別說,還真讓曹操撈著了,潼關之戰中正是這位婁圭,一波雪中送炭獻「筑沙城」計謀,秒變馬超克星,直接影響了三國進程。
分析總論:千里馬常有,而伯樂卻不常有!劉表之所以錯失了荊州這麼多的牛人,根由就在于「無四方志」。
所謂心有多大,舞台才有多大。劉表天天就想著,如何在荊州「接著奏樂,接著舞」,豈能容納擁有「鯤鵬之志」的人才,必然會啟用或重用,那些「自保庸才」。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誠不欺人!
三、讓關羽飲恨
關羽水淹七軍,威震華夏后,曹操命徐晃前來解救。當時一同前來的除了徐晃外,還有一位更關鍵的人物,此人是趙儼。奈何兩人來后卻發現,想救援樊城的曹仁,幾乎不可能。
關羽已經把樊城的曹仁,圍成了鐵桶一般。而徐晃手下的眾將,卻催促徐晃:趕緊行動吧,以目前局面來看,曹仁挺不住了。徐晃很糾結,打?打不過關羽,不打,眾怒難犯!
趙儼挺身而出說道:「既然都看出來無法救援,卻還要進軍,這不是找死嗎?如今只能先依靠曹仁自救,而自救必要鼓其士氣。所以我們應一面進逼,一面設法通知曹仁援兵到了。若真因救援遲緩,而被曹老大問責,由我趙儼一人擔當!」
于是「諸將皆喜,便作地道,箭飛書與仁,消息數通」。(出自《三國志》)
注意「諸將皆喜」這四個字!顯然也包括徐晃在內,都害怕擔當責任,為了自保,便想玩一把「積極怠工」。
都說徐晃厲害,能擊敗關羽,解了樊城之圍。但若無趙儼,別說徐晃了,就是曹仁和樊城,也很快就能落入關羽之手。
須知,正是因樊城沒攻下了,關羽兵敗撤軍,東吳這才敢背后捅刀子。若關羽一旦拿下樊城,估計孫權這哥們,就該一面大唱「孫劉聯盟贊歌」,一面急吼吼地加入討伐曹操陣容之內,搶奪勝利果實了。
所以才說,趙儼才是那位讓關羽飲恨的人。那麼趙儼是何許人也?他是潁川人,跟辛毗、陳群、杜襲,并稱「潁川四大名士」。
天下大亂后,他也如諸葛亮、婁圭等人一樣跑到了荊州。劉表很看重他,幾次想請他出山。
但趙儼卻看出來了,劉表僅看中了自己的名聲:我才不當你劉表的「裝飾品」呢。于是果斷拒絕。在得知曹操迎天子到了許都后,趙儼撒丫子就投奔了素未謀面曹操,理由是:曹鎮東(曹操)應期命世,必能匡濟華夏。
分析總論:都說,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但實則卻是對于真正的牛人來言,若「道不同」,你給再多「精誠」也白搭!
劉備之所以能請出諸葛亮,不是因劉備「精誠足夠」,而是他的志向、能力等,符合諸葛亮的預期,因此「精誠」就成了「美德」。
趙儼不搭理劉表的「精誠」,卻主動去投奔素未謀面的曹操,其實也是如此……
做人如何固然重要,但做事何嘗不重要呢?事,做對了,人,才能立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