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們提倡「人人平等」的觀念,每個人都應該擁有讀書識字,自由婚配的權利。
但在中國歷史上,卻有這麼一類特殊的人群,他們不能夠上學,不能夠種地,也不能夠與其他平民通婚,這就意味著他們的一生都沒有辦法改變自己的命運。
那麼這類人群究竟都是什麼人?為何會受到這般不公平的待遇?
這類特殊的人群在古代被稱為「墮民」,也就是賤民,他們所從事的行業也被稱為「賤業」。
關于墮民的起源,眾說紛紜,其中有一種說法:墮民是由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劃定的特殊人群,主要為陳友諒的軍隊及其家屬,留在中原的元朝官軍及其家屬,以及為元朝服務的漢族官僚及其家屬。
這些劃定為「墮民」的人,世代不得科舉,不得務農,只能做些小生意,或者當個礦工之類的。
由于墮民的社會地位極低,被排除在「士農工商」之外,屬于社會的邊緣人物,常常被人排擠歧視。
一日為墮民,終身便為墮民,父為墮民,子孫后代也會為墮民,這樣的身份是沒有辦法更改的。
要想實現階級的跨越,除了有錢,便是有權,可墮民是不被允許從事商業和讀書識字的,這就相當于將能夠改變墮民命運的兩條路,已經完全堵死了。
有人或許會說,對于女子而言,嫁到一個好人家去,也能算得上是跨越階級,不過這也是被朝廷嚴令禁止的。
且不說古代本就講究門當戶對,就說朝廷的律法在這里擺著,誰敢違抗法律呢?
因此,墮民只能與墮民成婚,生下來的孩子也是墮民,這樣代代相傳,在清朝時期,墮民已經有了相當龐大的數量。
在魯迅的《我談「墮民」》一書中,曾寫道,男人們會到街上去收撿破爛,晚上的時候會到田野里去抓捕青蛙,以此為此生計。
而女人們遇到紅白喜事的時候,就會自發前去幫忙,這個時候的人并不會驅趕她們,事情完成之后,還會給予她們一些報酬。
不過光憑這幾樣工作,并不能養活一大家人,所以墮民們只能另想它法。她們將玉米、碎米作為原材料,加上一些糖餡和堅果,最后制作成了可口的飴糖。
由于不能從事商業活動,所以她們只能用飴糖去等價交換一些需要的物品,以此作為家用。
除此之外,抬轎子和剪頭髮,也是墮民最常做的兩個職業。在古代,有錢人家的出行大多依靠人力,但所得工資并不多,所以這樣吃力不討好的工作,很少有平民愿意去做。
于是這就給很多墮民提供了工作機會,當地的人們并不管他們叫「抬轎人」,而是用包含鄙視之意的「轎佬」稱呼他們,而理發這一職業也是如此,被視為低賤行當。
在長期的壓迫之下,墮民們也曾多次發起反抗,只為了獲得普通人的待遇,但由于墮民的勢力過于單薄,他們的反抗沒有一次是成功的,因此一些墮民心灰意冷,便開始尋事滋事,報復社會。
這樣的舉動,無疑給社會帶來了巨大的危害,為了鞏固自己的政權,明清兩朝的統治者,都曾對墮民進行過改革。
在明洪武四年的時候,統治者曾經頒布法令,禁止人們在稱呼他們為墮民,清朝雍正年間,還曾下令廢除墮民的賤籍。
不過這些改革在當時并沒有起到很大的作用,墮民們仍然生活在社會最底層。
直到新中國成立之后,墮民才真真正正地翻身把歌唱,政府廢除了所有限制墮民的條例,并讓墮民們成為了真正的中國公民,擁有了與其他人一樣的權利和義務。
得到解放的墮民們,在各個領域里大放光彩,取得了很多的成就,就如《西游記》中深受大眾喜愛的孫悟空,其扮演者六小齡童的祖上就是墮民,要是沒有廢除這些條條框框,我們也沒有辦法看到如此深入人心的精彩演繹了。
如今的社會里,我們再也看不到墮民的身影了,每一個人都是平等的,沒有誰生來就比誰高貴,也沒有誰能決定他人的命運。
只有所有人團結起來,才能實現中華夢的偉大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