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特殊的一類人群,不能讀書不能種地,不允許和平民通婚

遠在天編 30/01/2023 08:14 檢舉

如今我們提倡「人人平等」的觀念,每個人都應該擁有讀書識字,自由婚配的權利。

但在中國歷史上,卻有這麼一類特殊的人群,他們不能夠上學,不能夠種地,也不能夠與其他平民通婚,這就意味著他們的一生都沒有辦法改變自己的命運。

那麼這類人群究竟都是什麼人?為何會受到這般不公平的待遇?

墮民的由來

這類特殊的人群在古代被稱為 「墮民」,也就是 賤民,他們所從事的行業也被稱為 「賤業」

關于墮民的起源,眾說紛紜,其中有一種說法:墮民是由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劃定的特殊人群,主要為陳友諒的軍隊及其家屬,留在中原的元朝官軍及其家屬,以及為元朝服務的漢族官僚及其家屬。

這些劃定為「墮民」的人,世代不得科舉,不得務農,只能做些小生意,或者當個礦工之類的。

由于 墮民的社會地位極低,被排除在「士農工商」之外,屬于社會的邊緣人物,常常被人排擠歧視

一日為墮民,終身便為墮民,父為墮民,子孫后代也會為墮民,這樣的身份是沒有辦法更改的。

要想實現階級的跨越,除了有錢,便是有權,可墮民是不被允許從事商業和讀書識字的,這就相當于將能夠改變墮民命運的兩條路,已經完全堵死了。

有人或許會說,對于女子而言,嫁到一個好人家去,也能算得上是跨越階級,不過這也是被朝廷嚴令禁止的。

且不說古代本就講究門當戶對,就說朝廷的律法在這里擺著,誰敢違抗法律呢?

因此,墮民只能與墮民成婚,生下來的孩子也是墮民,這樣代代相傳,在清朝時期,墮民已經有了相當龐大的數量。

何以為生

在魯迅的《我談「墮民」》一書中,曾寫道,男人們會到街上去收撿破爛,晚上的時候會到田野里去抓捕青蛙,以此為此生計。

而女人們遇到紅白喜事的時候,就會自發前去幫忙,這個時候的人并不會驅趕她們,事情完成之后,還會給予她們一些報酬。

不過光憑這幾樣工作,并不能養活一大家人,所以墮民們只能另想它法。她們將玉米、碎米作為原材料,加上一些糖餡和堅果,最后制作成了可口的 飴糖

由于不能從事商業活動,所以她們只能 用飴糖去等價交換一些需要的物品,以此作為家用。

除此之外, 抬轎子和剪頭髮,也是墮民最常做的兩個職業。在古代,有錢人家的出行大多依靠人力,但所得工資并不多,所以這樣吃力不討好的工作,很少有平民愿意去做。

于是這就給很多墮民提供了工作機會,當地的人們并不管他們叫 「抬轎人」,而是用包含鄙視之意的 「轎佬」稱呼他們,而理發這一職業也是如此,被視為低賤行當。

墮民的改革

在長期的壓迫之下,墮民們也曾多次發起反抗,只為了獲得普通人的待遇,但由于墮民的勢力過于單薄,他們的反抗沒有一次是成功的,因此一些墮民心灰意冷,便開始尋事滋事,報復社會。

這樣的舉動,無疑給社會帶來了巨大的危害,為了鞏固自己的政權,明清兩朝的統治者,都曾對墮民進行過改革。

在明洪武四年的時候,統治者曾經頒布法令,禁止人們在稱呼他們為墮民,清朝雍正年間,還曾下令廢除墮民的賤籍。

不過這些改革在當時并沒有起到很大的作用,墮民們仍然生活在社會最底層。

直到新中國成立之后,墮民才真真正正地翻身把歌唱,政府廢除了所有限制墮民的條例,并讓墮民們成為了真正的中國公民,擁有了與其他人一樣的權利和義務。

得到解放的墮民們,在各個領域里大放光彩,取得了很多的成就,就如《西游記》中深受大眾喜愛的孫悟空,其扮演者六小齡童的祖上就是墮民,要是沒有廢除這些條條框框,我們也沒有辦法看到如此深入人心的精彩演繹了。

如今的社會里,我們再也看不到墮民的身影了,每一個人都是平等的,沒有誰生來就比誰高貴,也沒有誰能決定他人的命運。

只有所有人團結起來,才能實現中華夢的偉大復興。

文章部分内容來源於網絡,如果侵犯到您的隱私、權益、請點擊檢舉按鈕舉報,網站將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謝謝合作! 檢舉
推薦文章

©2021 homenews11.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政策與安全 條款 隱私 版權 聯繫我們 [email protected],如有侵權請與我們聯繫

免責聲明:本網站是以實時上傳文章的方式運作,本站對所有文章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文章內容只代表發文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發文者擁有在本站張貼的文章。由於本站是受到「實時發表」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查所有即時文章,若讀者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本站有權刪除任何內容及拒絕任何人士發文,同時亦有不刪除文章的權力。切勿撰寫粗言穢語、毀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TOP
X
檢舉
請使用真實的郵箱如無法和您取得聯繫我們將無法對您的檢舉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