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北朝南」,是很多人在買房時的標準,而大門朝南的房子,價格也會比普通房子要貴上一些。
從科學角度來說,房子坐北朝南,不僅有良好的采光,而且每天能看到太陽東升西落,人也會精神抖擻。
即使是在冬天的時候,太陽也能照進屋子最里面,不僅光線很足,而且還很暖和,有著許多益處。
而且在古代,人們以南方為尊,皇帝召見文武百官的時候,一般都是面朝南方而坐,所以「坐北朝南」也代表著皇帝尊貴的身份。正因如此,歷朝歷代的皇宮也都會采用坐北朝南的構造。
然而修建于明清時期的紫禁城卻有點特別,據專家研究發現,紫禁城的朝向與中軸線相比,竟然偏了兩度,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難道明清的皇帝們都坐歪了嗎?
相信很多人在聽到明清皇帝坐歪的言論時,都很詫異。畢竟北京城的建筑,是出了名的對稱規整,特別是中央的紫禁城,以南邊的永定門為起點,從正陽門的北方穿過,直到紫禁城的后方。
而且紫禁城中的鐘樓,鼓樓,景山等建筑,基本都是沿著這條直線對稱修建的。這條直線,被稱為是紫禁城的中軸線,除建筑之外,皇帝的寶座也是坐落在這條中軸線上的。
從地圖上看,我們可以發現,這條中軸線與地球上的本初子午線高度重合,所謂的子午線,就是地球的0°經線,指示南北方向,是最標準的分割線。
如此看來,與子午線大差不差的中軸線,也應該是標準的南北方向,那為何嚴格按照中軸線修建的紫禁城,最終測量出來,會偏了2度呢?
在排除了其他原因后,專家們發現,這問題還就出在這條中軸線上,而這條中軸線,還與歷史上大名鼎鼎的元世祖忽必烈有著很大的關系。
1271年,蒙古汗國可汗忽必烈突然宣布,正式將蒙古汗國的國號改為大元,同時廢除「大漢」的稱呼,改為「皇帝」,元朝自此登上歷史的舞台。
第二年,忽必烈又宣布將元朝的都城遷至北京,改北京名為「大都」。從此之后,北京就成為了元、明、清三朝的政治文化中心。
忽必烈遷都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為了能夠更好地掌控全國。而北京地理位置十分優越,不僅北有燕山山脈,南經長江淮河,還與東北塞外緊緊相連。
可以說具有進可攻,退可守的優勢,并且北京是中原腹地,建都在此不僅可以深入中原,還能輻射江浙、巴蜀地帶,具有重大的意義。
而這些,都是原本的都城所不具備的,所以忽必烈遷都也是在意料之內,情理之中的事情。
定都之后,忽必烈就開始著手大修北京城,按照漢族坐北朝南的習俗,忽必烈在修建的過程中,找到了一條中軸線,并以此作為所有建筑的標準。
到了明朝時期,朱棣登基之后,在北京城里修建了舉世聞名的紫禁城,而修建紫禁城所用的中軸線,就是按照元朝時候的標準來的。
之所以會偏離2度,是因為忽必烈的一點小心思罷了。
忽必烈在大修北京城的時候,突然發現了一件事情,那就是這條中軸線可以一直延伸到開平府處,而開平府正是元朝曾經的都城——元上都,也是忽必烈起兵發家的地方。
元上都遺址
別看忽必烈遷都這麼快,但他對于元上都,還是有很深厚的感情的,所以在發現了這一點后,忽必烈就將中軸線故意偏離了一點點。
這樣一來,這條中軸線就可以準確地與曾經的開平府相連接,寄托了忽必烈希望元朝能夠長治久安的美好心愿。
忽必烈的這一個小心思,改變了中軸線的位置,以至于明清時期的皇帝們,通通都「坐歪了」。
不過老實說,雖然忽必烈故意偏離了這條中軸線,但是在沒有衛星和其他先進技術的情況下,這條中軸線只是僅僅比本初子午線偏了2度,如此精確的設計,也算是建筑史上的一個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