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了,這個男人又來了。
繼2016年第14張個人專輯《周杰倫的床邊故事》,以及期間3年5首莫名其妙單曲。
2018年《等你下課》《不愛我就拉倒》
2019年《說好不哭》《我是如此相信》
2020年《Mojito》
周杰倫第15張個人專輯終于姍姍來遲。
作為家里有《Jay》到《11月的肖邦》各種版本磁帶、CD的熱情杰迷,第一時間看完這5分鐘后,第一反應是。
這家伙瘦了。
《最偉大的作品》這歌名,真的很自戀很招打(且中二)
可看整首歌詞第一個字,嗯,沒辦法,確實是他。
完全可以刪掉,但肯定被某人「不懷好意」堅持加上的「哥」。
夢回哥的胸肌給你靠
還有那段莫名好聽的rap歌詞。
世代的狂 音樂的王 萬物臣服在我樂章路還在闖 我還在創 指尖的旋律在渴望世代的狂 音樂的王 我想我不需要畫框它框不住琴鍵的速度 我的音符全都是未來藝術
還是那個很拽很臭屁的周杰倫。
配合著歌詞,MV很貼切地還原了音樂家葉湘倫(周杰倫 飾)穿越到1920年代收集名人巨匠照片,拜訪那些「錯過的不朽」的故事。
塞納河畔,一座燈火輝煌的莎瑪麗丹(巴黎最大的百貨中心)靜靜矗立,平頭男脫下工作服,戴上帽子(這該死的儀式感),坐在了一架鋼琴前,彈起了15年前某歌手的「名曲」《Secret》。
隨著琴鍵的敲動,鋼琴四周出現了奇妙的時空旋渦。
一陣晃動后,時光成功倒流,他和助理成功來到了天才輩出的1920年代。
「果然已婚男人的mv里不會有異性」
這個穿越方式,和周杰倫自編自導自演的處女作《不能說的秘密》夢幻聯動。
在MV里,周杰倫尋找調戲著音樂、繪畫、文學史上的名家們。
尋找的過程,也是名作創作的過程。
餐廳里,比利時超現實主義畫家雷尼·瑪格麗特一籌莫展,不知道畫啥。只見他把小丑鼻兩番變化,化為綠蘋果,《人類之子》有了底稿。
給達利變了個彎勺子,《崇高的時刻》《記憶的永恒》應運而生。
還有拜訪常玉,給他《青盆花與菊》的靈感,肯定他的《曲腿裸女》。
和馬蒂斯在窗邊暢談(《開著的窗戶》)、給莫奈變睡蓮、為徐志摩調咖啡,以及,給神秘的藝術家(郎朗)斗琴(結尾還有一個小彩蛋)。
這麼看,叫《最偉大的作品》也沒毛病。
我不信還有人沒看這個MV
這mv只說明了,這首歌的演唱者和導演,也就是周杰倫,是個熱愛魔術的彩蛋大師。
從歌詞到MV,一個詞,甚至畫面里一個小小的生物,都在唱20世紀初的名家們。
或直白。
浪蕩是世俗畫作里最自由不拘的水墨
花都優雅的雙腿是這宇宙筆下的一抹
漂洋過海的鄉愁在一無所有的溫柔
寂寞的枝頭才能長出常玉要的花朵
或隱晦地對應著書、畫、名家本人。
冰心這樣描述徐志摩:
志摩是胡蝶,而不是蜜蜂
據說這是周杰倫5年前就有的靈感。
那難怪了,這MV(歌)音符一出,小編就覺得耳熟。
曲調莫名有點《以父之名》《夜曲》的既聽感。
歌詞風格,和《愛在西元前》里列舉中東風貌有異曲同工之妙。
不得不感嘆跟早期的周杰倫風格太像了。
但因為這三年里《等你下課》《不愛我就拉倒》偏離得太震撼,這種熟悉又正常的曲調詞又尤為難得。
這首先行曲一發布,有很多種聲音。
有感慨終于好聽的。
有震撼這刷屏速度的。
更多的,是「重復自己」的抱怨。
重復麼?
對于周杰倫而言,「重復自己」已經上演十幾年了。
舒適區里,為何要走出來?
周杰倫當然有過無與倫比的創時代能力。
小編還記得第一次聽到《娘子》時張大嘴巴的驚訝,聽到《愛在西元前》驚嘆于情歌居然這麼寫,聽到《東風破》時理解了中國風這個詞,聽到《三年二班》時五體投地其樂器融合的能力……
哦,還有《以父之名》,這首歌是小編心中永遠的神。
但不得不說,你無法要求一個歌手永遠為你開疆辟土。
站在了巔峰的周杰倫,也自然沒有義務,甚至沒有動力去為華語樂壇做些什麼。
于是,他逐漸變成了游戲心態。
2008年的《魔術先生》,他直接把前一年《牛仔很忙》的「不用麻煩了不用麻煩了」拿來用。
2014年《鞋子特大號》開頭,周杰倫和巨炮的對話「你有沒有看過卓別林」,明顯就是2004年《亂舞春秋》「雞排飯,加個蛋」的概念延續。
《牛仔很忙》成功了,于是就有了《公公偏頭痛》。
《告白氣球》成功了,于是就有了《等你下課》。
如果說當年《依然范特西》告訴我們自己還能重復《范特西》榮光的話,等到《聽爸爸的話》時,就誰都會想到《聽媽媽的話》了。
只是你看到了嗎?即便他重復自己,也能秒殺一片。
如果是你,你怎麼選?
周杰倫有一首歌,《超人不會飛》,大家都可以去聽聽。
里面除了一如既往的「自戀」之外,也透露了自己的焦慮:
拯救地球好累,雖然有些疲憊,但我還是會,不要問我哭過了沒,因為超人不能流眼淚
周杰倫不是沒有努力「拯救地球」過。
2016年的《土耳其冰淇淋》,貝多芬、莫扎特、巴赫、肖邦……可以說是費盡心思證明自己的創造力,可你還記得這首歌嗎?
你記得的只有「哥練的胸肌如果你想靠」。
哦對了,早在2007年周杰倫就寫過類似的歌,「不要怕露出胸膛」、「讓美女缺氧,靠在你肩膀」,不過那時,這還是一首關注憂郁癥的歌。
小編的忘年交錢德勒說得好:
「有人的舒適區是一張床那麼大,有的是三室兩廳或大平層或別墅,周杰倫的舒適區是一大片草原。
既然如此,又為何逼他出來呢?」
還記得2003年,周杰倫金曲獎失意,于是寫下一首《外婆》:
好像他們高興,就可以徹底否定我的作品
2006年,周杰倫已經拿遍了大大小小的獎項,于是便在《紅模仿》里唱:
我要做音樂上的皇帝
現在,《最偉大的作品》,你猜怎麼著?
世代的狂,音樂的王,萬物臣服在我樂章
越來越自信。
但問題來了,「不求上進」的周杰倫,為何還一次又一次地被我們期待?
甚至瘋狂期待?
從2016年《周杰倫的床邊故事》以后,周杰倫開啟了鴿王模式。
不被催到人神公憤,不拋出一首單曲。
前段時間《Mojito》上線兩年,但小編還能想起那個夜晚,不斷刷新手機,看著購買排名NO.的數字越來越多,才終于聽到。
不到3天銷量突破100萬,是音樂平台首個、唯一一個、最快一個突破這數字的歌手。
這一次,《最偉大的作品》。
依然滿屏都是周杰倫。
是因為他的一點點玩世不恭、一點點叛逆嗎?
是因為如姚謙所言,他所擁有的「彼得潘」魅力嗎?
還是因為他是個普通的孩子,可以與我們的成長發生連接?
小編覺得,是,也不是。
因為當下的周杰倫,已經不僅僅是那個肉身存在的周杰倫,而是變成了一個符號,一段記憶,一個可以證明我們還有底線的象征。
周杰倫只是成了一個懷念青春的地標,他讓人想起自己曾經那麼易感地存在過,且依然存在。
于是,我們決定保衛自己,保衛那個淹沒于互聯網大潮中,被質疑與嘲笑的自己。
這次《最偉大的作品》何嘗也不是如此?
當在新專輯未發行,僅有18人評分的情況下,某平台以5.3分開分。
于是一片憤怒。
最終,該平台關閉了評分。
但它們也真實地給音樂,蒙上了灰塵。
所以,當我們看到周杰倫仿佛《午夜巴黎》一般,回到1920,奇遇那些藝術家,我們的第一反應不僅是周杰倫致敬,而是體面,至少我們還堅持著自己的藝術和品味。
當我們聽到周杰倫又一次自稱「哥」,說自己是「音樂的王」時,我們的第一反應也不是什麼嘲笑,而是喜悅。
至少我們喜歡的人還配得上這份「不要臉」的張狂。
而這些,幾乎都是我們逐漸失去了的。
如今周杰倫有了幸福的家庭和三個孩子。
人也步入中年。
連年華語樂壇最高頻的演唱會和跨界工作,加上遺傳的僵直性脊柱炎,讓他慢慢機能下降。
年輕時的高音和唱腔也都慢慢改變。
他開始較少營業,一張專輯拖六年,回歸家庭過日子。
但我們依然喜歡他,甚至于喜歡他的拖拉喜歡他的變胖喜歡他喝著奶茶自嘲的樣子。
因為是他證明。
我們的青春還在。
我們的信仰還在。
我們記憶里的那個人,還能閃閃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