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古代對交通有何管理制度?孔子的思想對交通制度有何影響?
2023/02/01

文 | 老涵

編輯 | 老涵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和漢朝(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交通系統的建設取得了顯著的進展。這為今后許多朝代的交通系統奠定了基本的基礎。

在路網建設方面,秦朝最成功的工程是修建「快速之路」,這是在秦始皇秦始皇統一中國后一年才開始的。

西漢之后對交通有哪些改革

西漢的作家,名叫賈山,記錄的形狀「快速路」如下:它是「寬50,每九樹種植,外圍是一個堅實的基礎,松樹種植在兩邊的道路。」

也就是說,這條路有50步寬(大約69米)寬。對這段文字的一種解釋解讀是「每九棵樹」種植樹木的細節,表示沿著道路中心的皇帝戰車的特殊車道的劃分。

另一種解釋是,沿著道路兩邊每九棵樹種植樹木,「外邊緣」

「厚建造」意味著道路的底部必須是堅實的,有向下的斜坡。

至于「實夯底座」,這意味著底座一定是夯實的。實際上是歷史經典的一部分。它描述了余大帝在紀、嚴、清、徐、楊、景、余、梁、勇這九個省中所執行的事跡。

雖然它據說是商朝的產物,公元前5世紀現在似乎是一個更合理的日期。

事實上,「高速公路」是整個路網的支柱,形成了一條不同于其他類型道路的高速公路。「高速公路」被分為三車道,是中國最早的多車道高速公路。

此外,秦始皇下令從九原(位于今內蒙古包頭市西部)至云陽(今陜西省春華縣西北)修建另一種道路直道(意為「直線」)。

《大歷史學家的記錄:蒙恬的傳記》稱,這條「筆直的路」有900公里長。

「直行」沒有利用戰國時期的舊路;它是零建造的,連接著國家的北方和南方。在陜西省的一些縣,如春華縣、旬邑縣、黃陵縣、綠洲縣,「直行」的遺跡至今仍可被辨認出來。

已經發現的「直路」的幾個遺跡有50-60米寬。從秦始皇墓中出土的青銅戰車體現了秦朝最高的工藝。

對兩輛出土的青銅戰車的研究表明,它們的性能超過了之前的一輛。在這兩輛戰車的設計中,要注意改善車輪的結構,以提高駕駛速度。

從車輪的形狀和尺寸上看,設計者縮小了車輪的寬度,使戰車能夠在泥濘的道路上正常行駛,并利用離心力,降低了車輪與路面之間的阻力。

此外,輪轂可以容納額外的潤滑劑,從而使車輪轉動得更快。隨著秦漢時期制車技術的進步,不同功能的新型制車出現并在全國推廣。

其中包括四輪車、兩輪車、四輪手推車或獨輪車,對后代車輛的形狀和結構有明顯的影響。特別是兩輪和四輪手推車的推廣,對交通運輸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在漢武帝(公元前141-87年)的統治時期,由于與北方匈奴部落的戰爭,養牛業繁榮起來。馬匹數量的增加提高了運輸能力。

與此同時,大量西方「特殊」類馴養動物,如驢、騾子、駱駝,也被引入中國負重。這些自然地也豐富了這個國家的生活。

中國古代的交通系統和文化交流在隋(公元581-907年),中國古代文明達到了另一個高峰。甚至在隋朝的軍隊渡過長江統一國家之前,皇帝就已經下令整修淮河和長江之間的老漢溝運河。

後來,他在山陽(現在的淮河)和江都(現在的揚州)之間改道,以便航運轉移到射陽湖。

公元584年,隋朝文帝(公元581-604年)下令將渭河轉入黃河,使國家的主要供應鏈不再受到黃河耀流量的季節性波動的影響。

公元605年3月,隋朝楊帝(公元604-18年在位)動員河南和安徽數百萬人挖掘連接黃河和淮河的同濟運河。

與此同時,淮河南部的十多萬人參與了漢運河改造工程,再次連接淮河和長江。

公元608年,楊帝下令住在黃河以北的100多萬勞動者挖掘永濟運河。一年后,他下令挖掘另一條運河,被稱為「江南河運河」,因為它位于長江以南。

這條運河長400多公里,寬30多米。

它連接了京口(現在的江蘇省鎮江)和宇航(現在的浙江省省會杭州)。

在楊帝統治期間,中國的運河是用來連接他的領土上的主要河流的。

由于世界上最長的運河全長2000公里,通過河流的交通可以向北到達卓軍,向南到達杭州。

首都洛陽的主要水運網絡形成,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唐朝的貿易生意很興隆。

當時著名詩人白居易(公元772-846年)在他的詩《鹽商的妻子》中描述了「東西南北,我們到處都有家/風和水是我們的鄰居,船是我們的房子。」另一位唐朝詩人劉玉溪(公元772-842年)在《商人的歌》中寫道:「商人們到處旅行/他們所有的旅行都是為了賺錢/旅行和休息有樂趣。」

每一行都生動地描述了商人的生活,他們游歷成千上萬,頑強地追求他們的生意。

商人們的積極利用在像鄂州這樣的大港口城市創造了一種特殊的交通現象,運送商品的船只通過這里向四面八方通過。

宋朝對交通進行了什麼管制?

根據《唐書:代宗紀事》,公元763年12月,長江上的一艘船發生了火災,摧毀了3000艘船。

這就說明了當時長江上的貿易形勢是多麼的繁忙。

在宋朝(公元960-1279年),船舶的設計和建造技術被提升到了一個新的水平。其中一個例子就是所謂的輪式船的出現。

宋朝的歷史:岳飛傳記記錄在公元1135年,宋高宗的統治時期(公元1127-62),將軍岳飛反抗由楊姚在洞庭湖,起義使用船只」推動轉動輪子,如果他們在水面上飛翔。」

《唐舊書:李高傳記》記載了這艘船的發明者是李高。它指出,李高設計了一種軍艦,船的兩邊都配備了輪狀的槳,士兵們兜售和轉動輪子來驅動船,船的全速移動的速度和帆船一樣快。

宋代造船業的成就可以從造船技術的整體進步來證明。

宋朝的張順敏寫了一種叫做10 000丹船(丹是一種古老的中國容量測量方法;1丹等于100升),可以裝載200000枚硬幣(1000枚硬幣串稱為1關)和12000丹大米。

這種船中間很寬,船尾很窄,所以它很穩定,有一個大船的位置,緊貼在水面上。

由于船的相對短,在建造中使用的木材受益于減少彎曲力,因此船比其他種類的船更堅固。今天,我們可以在著名的中國畫《上上河圖》中看到這種船的形狀。

宋朝和元朝(蒙古朝)(公元1271-1368年)見證了中國古代海洋貿易最繁榮的時期。後來,中國的造船技術對歐洲國家和世界其他國家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由于人民幣的龐大領土,對整個王國的治理、軍事控制和文化和經濟活動都嚴重依賴于郵政系統。

元代的郵政系統在中國和全球郵政系統的歷史發展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雖然元郵政網絡的確切里程目前尚不清楚,但據估計,其規模和范圍明顯超過了宋朝領土,也覆蓋了漢唐以前的地區。

中心的首都大都(現在北京),元交通網絡到達東北黑龍江的三角洲地區(或黑龍江),黑龍江的葉尼塞河上游的北部(現在的蒙古北部和俄羅斯西伯利亞中部地區),和西藏地區在西南部。

它覆蓋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區域。

張子端(公元1085-1145年)著名的對這個年度節日的描繪,因為它出現在英閩京(現在被稱為開封)。

福建省李金德商人編寫了《商人指南》。另一位來自安徽的商人黃邊寫了一本名為《國家河流和土地路線圖》的書。

像這樣的作品描繪了國內交通的進展。在清朝(1644-1911),國內的交通網絡及其效率遠優于早期的朝代。

道路系統的主干被稱為「官方路」或「官方馬路」。這種官方道路的聯系就在首都。分為「馬北路」、「馬北路」、「馬東路」。官方道一般有更好的駕駛條件。

以「高欄官方公路」為例。歷史記載,清同(1861-1875),左宗棠將軍(1812-1885)雇傭大軍修復高欄公路,以便他的軍隊完成對新疆叛亂的鎮壓。

道路基礎的寬度從3到10張(1米相當于313米,換句話說,這是939-3130米),最寬處可以達到30張(9390米)。

這條路的兩邊每2.5公里有小的石塊,每5公里有大的石塊。這條官方道路確保了軍隊的補給可以有效地運送。

孔子的思想對交通有何影響?

孔子說:「在天下的整個地方,馬車都有所有的輪子,大小是一樣的;所有的文字都是一樣的;行為也有同樣的規則」。

然而,對于孔子一直認真關注所謂的天下的人來說,他在這里所展示的只是一個理想的文化藍圖。

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整個世界」的規模是有限的,與當今中國相比,文化之間的統一程度不容高估。

孔子對他那個時代的世界的理想主義觀點揭示了他對文明概念的見解。也就是說,他認識到,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建立統一性是社會進步的重要前提之一。

政治穩定、經濟發展和文化統一都與交通條件密切相關。

秦漢時期的領土經歷了巨大的擴張。為了維持有效的管理,統治者必須努力改善交通工具。

馬車「同樣的車轍」

的實現提高了行政效率,促進了全國各地的貿易,并消除了文化交流的障礙。

此外,與外國文明的一些聯系是在這一時期開始建立的。由此,形成了建立在漢族人占多數的基礎上,以及周邊其他少數民族存在的漢族文化心態。

在秦漢時期,華夏人從其他民族中吸收了更多的品質,并發展成為今天的漢人。漢朝向東延伸,覆蓋了現在新疆的所有民族。

它統一了南部的匈奴人,控制了南部的內蒙古,并在武陵建立了政府部門,最后終于到達了海南島。一直持續到隋(公元581-907年),中央帝國的領土進一步擴張。

少數民族在隋時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鮮卑的外國人在隋朝中占很大比例。

在唐初,近一半的高級將領來自契丹人、土耳其人、惠河人和朝鮮人。唐朝依靠北方民族的騎兵,控制了從北部的黑龍江和貝加爾湖到西部的巴爾卡哈什湖和美索不達米亞的地區。

筆者觀點:

人們的印象是,到了那個階段,這些知識已經被普通人廣泛地認識到了。

在很大程度上,秦漢時期的政治穩定、經濟繁榮和文化發展都是建立在其交通系統的不斷成熟之上的。當人們反思秦漢交通的發展時,人們發現這一時期出現了一個連接黃河、長江和珠江等地區的體系。

車輛的設計和生產以及運輸部隊的發展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運輸的組織和運營形式也達到了成熟。

今天,沒有人知道唐朝輪式船的確切形狀和結構,但這種技術在宋朝的使用被記錄在許多古籍中。

幾千年來,所有中華民族之間的緊密交流、團聚和統一化的過程也是一個大融合的過程。

在不斷的移民、共存、通婚和其他形式的交流之后,所有的民族都從彼此的文化中吸取了教訓,混合在一起,從而形成了一種既多面性又不可分割的紐帶。

因此,這些民族之間的地理界限變得模糊,而中國人民的共同的文化和意識形態特征則最終形成。


參考文獻:

視野·方法:中國古代文學研究70年[J]. 戴偉華. 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9(05) 唐代孤舟送別詩意與后世孤舟送別圖[J]. 戴一菲. 文藝研究. 2019(03) 實用與文化:語文課程傳承傳統文化的目標困惑與突破[J]. 溫小軍. 課程教學研究. 2019(02) 回到歷史現場研判古詩文注釋的修改——以統編本七年級下冊三處注釋為例[J]. 韓涵. 語文建設. 2019(01) 統編語文教材古詩文選編概況[J]. 封瀟. 云南教育(中學教師). 2018(12)
國軍中將被俘后想見上將蕭克,為何卻被拒絕?蕭克:他是我老師
2023/05/10
周杰倫香港演唱會耍帥接連翻車,發文「希望大家忘記」;網友:你一說,又想起來了
2023/05/09
狂飆:陳泰在離場前給了高啟強一個忠告,揭開了高啟盛的真正死因
2023/05/09
李云龍被處分后,丁偉為何寧肯損失一個騎兵營,也不替李云龍求情
2023/05/08
江蕙行蹤曝光!大咖天王周杰倫放閃意外泄合照,寵妻不忘幫打廣告
2023/05/08
竇靖童「下巴紋身」消失了!戴長款耳墜女人味爆棚,網友:王菲再也不用擔心了
2023/05/08
追隨蔣介石,逃至台灣的國軍名將,過得如何?你看胡宗南說了句啥
2023/05/07
周杰倫舉辦香港戶外演唱會,鐘鎮濤帶女兒捧場,張學友成龍送花籃!
2023/05/07
狂飆:何黎明根本就不是最大的保護傘,最大的那位連導演都不敢拍
2023/05/07
活得最長的黃埔一期名將,被蔣介石下令槍斃后,卻「死而復生」了
2023/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