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初定,一個靠著民間起義得天下的劉邦,自然不會忘記當初幫著他奪天下的人,可是如何獎如何罰卻讓劉邦很是犯愁。
劉邦
無奈之下劉邦只能叫來智多星張良來幫自己出謀劃策。張良不愧是張良,他一句:恨誰先獎誰。讓劉邦瞬間茅塞頓開。張良為什麼會這麼說呢?
劉邦的天下,靠的不是他一個人的力量,但是他能夠作為第一個想要反抗秦朝暴政的人,便有很多的有心之士想要追隨。既然要起義,就要先擴大自己的隊伍,所以這個起義隊伍里有能人也有賢士,有忠心也有異心,劉邦正是需要人幫的時候,自然也不會在乎隊伍里混入了什麼東西。
劉邦起義
而在這個隊伍里有一個十分典型的異心之人,他的名字叫做
雍齒,和劉邦認識很多年了。劉邦在沛縣出身低下,算是個小混混,而雍齒的身份則要比劉邦高出不少,是個強權貴族出身,平常最是從來不會考慮底層百姓的想法,如果不是劉邦揭竿而起,他恐怕都不知道劉邦是個誰。雍齒(劉邦同鄉)
在那個階級性強烈的社會,雍齒根本多看劉邦一眼,所以他打心眼里就看不起劉邦。可是劉邦揭竿而起地位可就不一樣了,雍齒還是有自己的小九九的,如果劉邦真的起義成功,那就是一國之君啊,他要是成為前期入股人,那不得在天下大成的時候分點好處啊。
再者,就算是劉邦失敗了,那個是劉邦起的頭,像他這樣的人到時候一跑,不就沒事了嗎。這想來想去都是百利而無一害啊。就這樣,雍齒一拍腦門,也不在意什麼身份,也不在乎自己是不是看不起劉邦,笑臉嘻嘻的跟劉邦說自己也想幫忙。
雍齒(劉邦同鄉)
雍齒不知道劉邦,劉邦可知道雍齒,可是眼看正是用人之際,劉邦還是有些不情不愿的答應了,還把豐邑交給雍齒管。好說歹說雍齒也算是個小小的管理層了,可他壓根沒什麼真本事啊,坐在這個位置上也沒多大的用處,而且還一心想要做白日夢。
既然跟著劉邦那就好好做事就行了,可是雍齒偏不,他三天兩頭在腦海里臆想著,憑什麼劉邦能夠成帶頭人,自己不行呢?總之,雍齒就不是個忠心的人,早就不知道在背后罵了劉邦多少遍了,就等著旁人在他耳邊吹一陣風呢!
劉邦起義
這不,風說來就來,魏國的將軍周市就是那陣耳旁風。他找到雍齒,明著告訴雍齒,劉邦不可行,還不如趁此機會跟著魏國,還能撈好大一筆好處,謀個好官職。
這時候雍齒一聽:周市說的沒毛病啊,劉邦本來就沒名沒分是個民間起來的帶頭人,哪能跟大朝相比啊,誰知道哪一天被一個小風浪就撲倒了,他還不如跟著魏國,勝算又大,還能吃香的喝辣的。
雍齒
就這樣,雍齒背叛了劉邦,豐邑很輕松就進入了魏國的口袋。劉邦是又氣又惱,心中恐怕想直接殺了雍齒吧。這還沒完,雍齒跟著魏國也不是真心實意,一發現有更好的立刻轉舵跟上了項羽,輾轉多次最后又跑到劉邦手底下了。
劉邦總不能殺了雍齒吧,這要讓其他同鄉知道了,那怎麼敢繼續跟著他打天下啊,于是便把雍齒留下了。
劉邦、張良
現在局勢明了,雍齒也不亂跑,而是想著如何活命。他也聰明,立刻選擇沖鋒陷陣,在劉邦面前轉悠,顯得自己勞苦功高,以功抵過。
所以啊,劉邦天下已定,像雍齒這些做過壞事的人最害怕被劉邦殺掉,或許有的人已經在想怎麼跑了。張良出此計策就是出于安撫人心的考慮,那些害怕被劉邦殺掉的人先被封賞,就是給有異心的人打了一劑強心針,明著告訴他們:放心,過去的都過去了,我不會殺你們。
劉邦、張良
實際上,這是為了讓劉邦的政權更加鞏固,因為劉邦本身得天下就是民間起義,萬一朝中哪個人因為害怕被殺也按照劉邦的路子來,那劉邦這個位置的危險性就可想而知了。
沒有人會想剛坐上皇帝的位置,就要對付像過去的自己一般起義的人吧,這對國無益對民無益,就這樣劉邦當著眾人的面封賞了雍齒。
張良的錦囊妙計和劉邦的獎賞分明,讓剛剛起步的漢朝一步一步走向平穩,給未來漢朝的發展奠定了基礎,讓其一步一步走向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