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4年,甲午中日海戰大敗之后,總管北洋水師的李鴻章哭了,大清太弱,日本太強,慈禧太后為保她的統治地位,不主戰反主和的態度讓他很是寒心。
但他還是不得不收拾情緒,帶著慈禧的懿旨來到日本馬關,再次簽下不平等的和談條約,換大清一時半會兒的安寧。
已經代表清廷多次外交的李鴻章很有談判經驗,但也架不住日本的得寸進尺和咄咄逼人。
面對種種過分的條件,李鴻章無奈,可又沒能力拒絕。《馬關條約》簽完后,李鴻章憂心忡忡對后人告誡到:想要國家沒后患,日本必須滅掉。
日本曾經非常落后,我國的農耕都成熟了,他們還過著打魚捕獵的原始生活。直到有秦人東渡去了日本,給他們帶去先進的技術,才慢慢發展起來。
唐朝時,日本還積極地來我國學習文化和治國經驗,到了明朝時,他們就已開始對我國意圖不軌了。
戚繼光帶軍打敗了日本海盜后,日本沉寂了一段時間,醞釀更大的侵略計劃。
明治維新后,日本很快確定了一項「大陸政策」,跨過朝鮮,以中國為中心,逐步侵吞東南亞。
不得不佩服日本的志氣,一個物資匱乏的小島國,想對外侵略,得要有多大的決心和準備。
也許正是如此,清廷才小瞧了日本,并沒有把它的發展當回事。并且李鴻章牽頭的洋務運動進行得如火如荼,辦學堂、建工廠、造武器、買軍艦,每個項目都應接不暇,清皇室以為大清的實力又恢復了。
于是在日本侵略大清的藩屬國朝鮮,朝鮮國王來求救時,光緒想都沒想,就答應出兵。這次清軍暫時壓制了日軍,但十年后日本帶著更強大的軍事力量,又打了回來。
明治天皇為了發展海陸軍力,每年自掏腰包30萬,而反觀慈禧太后,軍餉沒給夠不說,還為了給自己過生日挪用北洋水師的軍餉,害得他們沒錢升級武器,硬著頭皮上戰場,結果全軍覆沒。
1890年,大清的海軍力量是遠超日本的,比軍艦,2000噸位以上的,北洋水師有7艘,日本才5艘。
但明治天皇以身作則節儉,把錢都砸給海軍,在甲午戰爭之前,日本已經趕超了大清。
軍艦32艘,魚雷艇24艘,6個野戰師,1個近衛師團,清軍已然不是對手,反而認為自己這十年的洋務運動搞得非常成功,沒把日本放在眼里。
北洋水師,也從1888年之后再沒添過戰艦,老式的戰艦火力差,射程短,航速慢。
1891年之后,清軍更是連武器彈藥都沒有購買過,軍隊訓練也相當懈怠。但光緒帝沒有意識到這些問題,他還在跟慈禧爭權呢。
1894年,朝鮮國內爆發起義,又來向清廷求援。清軍進入朝鮮后,按照十年前的《中日天津條約》知會日本,日本覺得這是一次絕好的機會,于是立刻出兵,準備發動侵略戰爭。
在日本的陰謀明顯寫在臉上的時候,慈禧卻認為戰事不該影響她過60大壽, 直到中日談判徹底談崩,清廷才急忙增兵朝鮮。很快,中日戰爭爆發,日本多年的計劃終于實現。
經過小半年的戰事,清軍全線潰敗,李鴻章又被推上了風口浪尖去「賣國」。
1895年4月17日,李鴻章和長子李經方,同日本代表伊藤博文等人簽署了《馬關條約》,規定將遼東半島、台灣島、澎湖列島劃給日本,還要賠付日本2億兩白銀。
此外,大清還要開放商埠,允許日本在口岸辦廠。起先李鴻章并不想同意割讓這麼多土地,奈何自己的性命當時攥在別人手里,才被迫簽了字。
這時的他終于明白,他曾經還想過聯合日本對抗沙俄的主張,大錯特錯。
1874年,日本借口琉球事件,出兵台灣時,李鴻章并沒有發現日本的威脅。當時日本明白實力不夠立即吞并台灣,便采取外交方式,要求清廷賠了50萬兩白銀的撫恤金。
李鴻章認為,如果因為這件事跟日本開戰,可能會讓其他列強抓住機會攻打大清,于是吩咐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楨不要開戰,操練一下嚇嚇日本就行了。
甲午戰爭打響之前,李鴻章也主和,想保存北洋水師的力量,可光緒再三要求,加上談判失敗,他才不得已同意出兵。
《馬關條約》簽完,李鴻章心一下子涼了,他知道日本永遠不會滿足,且不會等大清慢慢積蓄力量來對付它,大清若想保太平,得狠狠地打擊日本,滅掉這個島國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