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像獎是華語三大獎項之一,成立于1981年。
第二年,加入了「終身成就獎」,旨在表彰對香港電影有卓越貢獻的電影工作者。這個獎因為咖位太高,不是每年都頒發,必須經過金像獎下屬機構全票通過才能獲選,所以含金量特別高。
近40年來,金像獎獲得者無數,可終身成就獎寥寥,只有16人獲得。
今天就來講講這16位大佬,各有各的貢獻。
金像獎最初是由《電影雙周刊》舉辦,其實就是香港的一本電影雜志,因為資金受限,前5屆知名度并不高,僅在業內有一定的影響力。
第二屆把「終身成就獎」給邵逸夫,頗有扯虎皮做大旗的意思,所以網上完全搜不到頒獎資料,估計邵逸夫根本就不知道。
不過按資歷來算,邵逸夫確實名副其實。
他先是創辦了「邵氏兄弟影業」,先后挖掘了張徹、李翰祥、胡金銓和楚原四大導演,開創了香港武俠片浪潮。
之后又入股TVB,一步步將電視業帶入高峰,創造了無數經典的港劇。
雖然他出了名的摳門,可是在慈善上卻從未吝嗇,先后在內地捐獻了不少「逸夫樓」。
2014年,邵逸夫在家人陪伴下自然離世,據稱終年106歲,可謂天壽。
從第6屆起,金像獎開始異軍突起,逐漸成為電影圈至高獎項之一,所以「終身成就獎」謹慎了很多,直到第14屆才頒發了第二位。
獲獎者黃曼梨是香港初代影星,從1930年出道到1970年演過300多部電影,與紅線女咖位相同,演過不少對手戲,紅線女后來獲得了「戲劇終身成就獎」,同樣非常了不起。
黃曼梨又被稱為「mary姐」,在圈內地位很高,很受人尊重,像李司棋、鄭裕彤這種老牌藝人在她面前都是執晚輩禮。不過因為出道太早,很多人并不太熟悉。
獲得終身成就獎時,黃曼梨已經82歲,還得了老年癡呆癥,所以獎杯是由周潤發親自送到家里,相當有面子。
只可惜3年后,黃曼梨因病去世,享年85歲。
這一屆有點紀念的意思,因為何冠昌于1998年去世,第二年追頒了終身成就獎,由女兒代領。
何冠昌是嘉禾的創始人之一,主要負責電影制作,他是成龍的干爹,也是成龍的兩大恩人之一,后面會講到另一位。
1973年,嘉禾的搖錢樹李小龍突然暴斃,所有的影視公司都拼命尋找下一個功夫之王,最終成龍憑借《蛇形刁手》意外爆紅,引起了何冠昌的注意。
嘉禾最初開價100萬港幣和他簽約,后來一路飆升到了480萬,當時成龍的片酬才3000元,一夜暴富,就像進了天堂一樣。
簽約的時候,何冠昌對成龍保證,絕不干擾他創作,「你只管拍片,錢的事交給我」。
成龍知恩圖報,更加不要命的玩動作。電影越來越驚險,票房越來越高,與何冠昌的交情也越來越好,后來干脆拜為義父。
何冠昌去世后,成龍與嘉禾緣盡,很快就跳槽到了英皇娛樂,一直待在如今。
白雪仙是香港著名的粵劇表演藝術家,喜歡聽粵劇的朋友,應該對她并不陌生。
她原名陳淑良,父親是粵劇名伶「小生王」白駒榮,13歲拜大師薛覺先為師,16歲成為正印花旦,19歲開始拍電影,后來組建「鳳仙鳴影片公司」,拍攝了大批粵語戲劇片。
任劍輝和白雪仙并稱為「任白」,現在已經成了香港的一個文化象征。
2001年得獎后,白雪仙迎來獲獎的爆發期,先后又獲得「香港藝術發展終身成就獎」、金紫荊星章等。
如今,白雪仙已經94歲了,她一生未婚未育,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粵劇上,非常值得敬佩。
張徹是新派武俠片的開創者,發掘了不少人才,例如吳宇森、劉家良、狄龍、姜大衛、王羽、陳惠敏等,日后都成了影壇的大哥。
他們后來開宗立派,又提攜了不少新星,從這方面講,張徹可謂居功至偉。
這屆頒獎時,張徹已經重病,主辦方擔心留下遺憾,于是果斷給了個「終身成就獎」,直接到他府上頒獎。
之后不久,張徹果然因病去世,享年79歲。
張徹成名很早,60年代就已經在影壇呼風喚雨,可惜那時沒啥獎項,等到金像獎問世,張徹早已退休,所以一直一無所獲,臨終前能夠獲得至高獎項,也算得償所愿。
從這一屆起,金像獎開始每年頒發終身成就獎,不知道是大佬們年事已高,怕等不了,還是香港電影式微,需要大佬們增加噱頭。
第一個選中的就是鄒文懷,嘉禾的創始人之一。
鄒文懷本來是邵氏影業的CEO,奈何邵逸夫太小氣,工資太低又不愿意分紅,鄒文懷于是憤而出走創立了嘉禾影業。
他一改邵氏摳門的做派,主張和明星合資拍片,他出錢對方出人,上映后再分票房。憑借這個激勵政策,鄒文懷先后籠絡了李小龍、許冠文、洪金寶、成龍等大咖,開創了不少衛星公司,一度賺得盆滿缽滿。
可以說,沒有他這個分紅激勵,香港電影不會發展這麼快。
只可惜鄒文懷后來迷上了炒房,輸多贏少,加上香港電影式微,逐漸走向了末路。2018年,鄒文懷去世,享年91歲。
蕭芳芳應該是最實至名歸的一個,獲獎時才62歲,由周星馳親自口述頒獎詞,還引起了轟動。
很多人都只知道,蕭芳芳演過《少年方世玉》,是李連杰的「老媽」。
其實她成就很高,6歲就開始拍戲,《世上只有媽媽好》就是她唱的。
60年代是香港頂級女打星,還甩過如日中天的謝賢。70年代,正值巔峰的蕭芳芳突然息影,跑到國外留學。回港之后,她化身為導演,又成了新浪潮電影的領軍人物,為香港電影的轉型起了突出作用。
80年代,蕭芳芳回歸演員身份,又多次奪得影后桂冠,其中尤其以《女人四十》最為出名。
千禧年之后,蕭芳芳因為耳疾,開始投身慈善事業。得獎的時候,她其實已經聽不到了。
劉家良是有名的武術指導和導演。
父親劉湛是黃飛鴻的徒孫,他9歲跟著父親習武,后來進入電影圈當龍虎武師,因為能力突出被張徹看中,成了他的御用武術指導。
1975年,劉家良自立門戶,開始轉型當導演。他是繼李小龍之后,第一個堅持真打的導演,一直致力于武術和傳統文化的傳播。
在香港武俠電影史上,劉家良的作用非常明顯,不僅開創了硬橋硬馬的真功夫風格,也注入了不少傳統文化的思想內核,一句話總結:他讓功夫變得更有內涵。
這一屆的「終身成就獎」挺有人文關懷的,它頒給了幕后工作者黎筱娉。
黎筱娉是香港第一位從事電影發行的女性工作者,她的功勞有三點:成功將功夫片推廣到海外;積極打擊盜版行為;確定電影分級制度。
業內人士應該清楚這3點的貢獻,無論從哪一點看,她都是居功至偉,對香港電影的發展起了不可磨滅的作用。
這一屆同樣關注幕后,頒給了編劇倪匡。
從古至今,文學與藝術是分不開的,古時候有文人給戲劇寫本子,現在有作家給影視做編劇。香港影視業最發達時,同樣有不少作家的身影出現,其中最知名的就是金庸和倪匡。
論影響力,金庸絕對吊打同行,為何最終倪匡獲獎呢?
主要因為倪匡是專業編劇,一生創作了近500套劇本,其中拍出了300多部電影。而金庸主要是寫書,別人來改編。
倪匡的經典之作有很多,例如《衛斯理》系列,還有張徹的《獨臂刀》,以及李小龍的《精武門》,其中陳真的角色就是由他虛構而成,可是寫的跟真的一樣。
吳思遠是個奇人,他最早是導演,后來轉型做監制,結果挖出了幾個天王巨星。
前文說過,成龍有兩大恩人,第二個就是吳思遠。
眾所周知,成龍是替身演員出道,曾一度窮到在澳洲刷盤子,后來他被導演羅維看中,一心捧他當李小龍接班人,可是怎麼都火不了。
直到1978年,吳思遠監制《蛇形刁手》,向羅維借用成龍當男一號,沒想一部戲就爆紅了,之后成龍身價飆升,很快簽約嘉禾,逐漸成為功夫巨星。
拍完《蛇形刁手》的第二年,吳思遠看中了一個眉清目秀的小伙子,忽悠他演賈寶玉。
沒想到這部《紅樓春上春》一開拍,才發現是部三級片,這個小伙子就是張國榮。
到了1990年,吳思遠看到《賭神》爆紅,于是拉著元奎準備翻拍一部《賭圣》。
當時投資方力薦梁朝偉,因為他熱度很大,吳思遠卻看中了另一個人,他就是剛剛嶄露頭角的周星馳。憑借此片,周星馳一夜爆紅,迅速成為星爺。
論眼光,有誰及得上吳思遠?
張鑫炎是《少林寺》的導演,其實他應該獲得內地的終身成就獎,因為他改變了一大批內地武術運動員的命運,首當其沖的就是李連杰。
有意思的是,頒獎嘉賓正是李連杰。
張鑫炎和李連杰認識很早,李連杰11歲時到國外參加訪問表演,張鑫炎就注意到了他,跟著武術隊采訪了一個多星期,突然發現武術博大精深,于是就冒出了找武術運動員拍片的想法。
幾年之后,張鑫炎果然得到了這個機會,挑選了全國最優秀的武術運動員拍攝《少林寺》,巧合的是李連杰恰好是主演。
張鑫炎得獎很有象征意義,他是香港與內地第一部合拍片的導演,結合當時的背景,意義非常明顯。
李麗華是香港早期女星,得獎也很有象征意義。
她是首位在好萊塢擔任女主角的華裔女星,象征著影人走出國門。
李麗華出生于上海的梨園世家,父母都是內地著名的京劇藝人,后來到香港發展,主要活躍于上世紀五六十年代。
2015年,李麗華獲得金馬獎終身成就獎,次年獲得金像獎終身成就獎,2017年,李麗華與世長辭,享年92歲。
芳艷芬是粵劇大師,被稱為「花旦王」,早年與薛覺先、梁醒波、新馬師曾同名,后來隨著電影的興起,參演了150多部粵語片。
金像獎之前已經頒發了幾個粵劇類的終身成就獎,按照多元化的理念,她得獎應該是與唱片有關。
1990年,芳艷芬花費大量心血,將歷年積累的曲目灌錄成一套唱片——《芳腔新唱》,受到了觀眾熱烈追捧。直到今天,她的唱片在市場上都十分搶手。
她的人品也很值得稱贊。
80年代后期,芳艷芬投身慈善事業,經常灌注唱片義賣,將所得款項全部捐出。同時她對內地也非常關注,一直在向內地捐款。
楚原是香港70年代「四大導演」之一,拍攝過多部古龍的作品,被譽為「拍出古龍神韻的第一人」,例如《三少爺的劍》,直接捧紅了爾冬升。
可惜后來因為幾部電影票房不佳,被方逸華(邵逸夫太太)教訓不懂電影,于是憤而改做演員,成了港劇中有名的甘草演員。
大起大落讓楚原頗為豁達,頒獎臺上他說到:「無論你昨天多風光,無論你昨天多失意,明天起身的時候,你一定要做個人,生活下去。明天總比昨天好,這就是人生。」
2022年,楚原因病去世,享年87歲。
謝賢得這個獎很有爭議,很多人覺得他的緋聞比貢獻大。
謝賢17歲出道,20歲成名,是當時的時代頂流,片酬遠超于東南亞同期演員。之后又謝賢轉型為導演,創辦了「謝氏兄弟影業」,導演和編劇了多部電影,成績都不錯。
只可惜他實在太貪玩,感情生活尤其豐富,對事業都是玩票性質,可即便如此,也一直火的現在。
從這個角度講,謝賢也算大神,獲得終身成就獎并不過分。
許冠文是香港第一代喜劇之王,他和周星馳很像,都是重質不重量,都是自導自演。
從1972年至今,總共拍了不到30部電影,可是部部熱賣。70年代到80年中期,許冠文幾乎稱霸香港影壇,多次蟬聯票房冠軍。直到后來遇到周星馳,才逐漸走入低谷。
電影不再熱賣后,許冠文沒有吃老本賣情懷,而是徹底回歸沉默,很少再拋頭露面。從這一點講,周星馳略顯不如。
今年恰好是許冠文入行的第50年,從第一部戲到獲得「終身成就獎」,一路走來非常不容易,如今他已經79歲,希望身體健康。
終身成就獎是對一個演員最大的褒獎,按照現在老藝人的衰老速度,估計以后每年都會有一位上榜。
如果不出意外,周潤發、成龍、周星馳、洪金寶、劉德華,甚至曾志偉應該都會獲得,你最支持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