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門慢舞》是電影《天台愛情》的一首插曲,由黃俊郎、彈頭作詞,周杰倫譜曲,李心艾、邱凱偉演唱。
2013年周杰倫為其第二部導演作品挑選女主角,未有過演藝經歷的李心艾被選中。而邱凱偉則是我們熟知的水花兄弟的一員,由于形象俊朗,參與了周杰倫大量的影視和MV拍攝。
正如《天台愛情》這部電影被低估,這首歌也被很多人所忽略,
其實這首歌是周杰倫的小眾隱藏抒情神作,也是寫給電影的情書。
藍天有了浮云而深深
浪潮由于微風而輕哼
遠方的你讓我成了最幸福的人
這首歌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它的歌詞巧妙地借用了一些電影攝影里的技巧來表達距離感和遺憾,完美融合了音樂和攝影的魅力。
「藍天有了浮云而深深,浪潮由于微風而輕哼」。黃俊郎與彈頭用這一樣一組空鏡頭,拉開了整首歌的序幕。
你若是浮云,我便是藍天。你若成微風,我甘心成浪潮。若平行的只能是目送你的目光,你成了對岸。若欲望可以轉彎,我當然是你激起的浪。
故事剛剛開始的時候,男孩子們總是會說,單戀是一個人的兵荒馬亂,只能在夜里偷偷聽你的聲音,甚至連你的名字都不知道。
可是單單喜歡你,就是我今生最驕傲的事情。可是等時間經過,又有誰真的做得到只付出,不求回應呢?最怕故事的最后,如方文山寫在《熱帶雨林》里給出的答案,我的付出全都要不到回音,悔恨就像是綿延不斷的丘陵。
少年時代的男孩子們,有沒有做過這樣的傻事,把自己喜歡的女孩的照片和自己的拼接在一起,組成一張合照。給自己假想的愛情,一個平行世界里的結局。
「原諒我用鏡頭來借位,再遠的距離都能親吻」。我們只是看起來在親吻,鏡頭里的借位,是我卑微的愛情,最好的注腳。別人眼中的甜蜜,確是自己釀下的苦澀。只好用這種方式自欺欺人,我們也曾那麼近距離的擁有過。
數字電影時代,只有很少導演還在堅持用膠卷拍攝。膠卷是一個時代的符號,有數字攝影永遠無法替代的盲區。
膠片之于數碼的區別,在于拍攝時成像看不見,需要沖洗后才能顯現,并且膠卷記錄下的是一幀一幀的圖形,24幀畫構成一秒的影像。這就是為什麼,「膠卷里沉睡的畫,幸福靜止不說話。」膠片的色彩更加濃郁和飽和,成片有復古的顆粒感與真實感。每個男孩的少年時代,總有一場膠片式的愛情,也許青梅竹馬,也許同根生長,只是后來都被數碼所替代。
膠片攝影是很昂貴的,NG太多就會讓投資方很苦惱,也極度考驗演員們的台詞功力;數碼攝影就方便多了,自然成本也低,像極了快餐式的廉價愛情。現在也只剩下諾蘭、侯孝賢等鳳毛麟角的導演還在堅持著膠卷拍攝,他們絕對不會用小鮮肉來做主角。
底片沖洗,是用顯影液和定影液把膠片進行顯影,這個過程是把膠片上的潛像轉化為穩定可見的影像。好不容易拍到一張心儀的相片,卻因為沖印的失誤導致無法成像,那該是怎樣一種遺憾。
「無法愈合的底片」,是我們的故事,再努力也無法延長的期限。
時空、人物、背景都可以剪輯,調整光影和焦距,拼接出了我和你相愛的場景。有時候連自己都忘記了,我們沒有交匯軌跡的這件事情。
電影里有一種技法叫做蒙太奇,或許那是唯一讓我們可以在一起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