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世上的熱鬧,出自孤單。」
只用一首歌的時間,周杰倫重新向所有人證明了,華語樂壇之王就算讓粉絲等了六年,依然一個中午就可以重回巔峰。
這首歌,就是《最偉大的作品》的先行曲《最偉大的作品》。
3分多鐘的MTV,就像一部微縮版的《午夜巴黎》,仿佛一點都不曾老去的周杰倫,在一曲鋼琴曲的彈奏中,化身時空旅人,瞬移到1920年代與藝術家們相遇,曲風融合了古典、嘻哈、饒舌與流行,MV則是融合了周杰倫最愛的魔術、穿越、電影、和郎朗斗琴,還有永恒的少年心。
話題討論量快速破億,數百萬歌迷打出高分,MV上線十分鐘內播放量突破百萬,一小時內2000萬,所有人的社交平台都在這個中午被周杰倫刷屏。人們一遍又一遍重復著兩句話:「過年了」,「三年又三年,你知道我是怎麼過來的嗎?」
內娛能同時讓這歡喜和怨念瞬間爆棚的人是誰?只有周杰倫。
今天說「華語流行音樂已死」無疑是成立的——如果沒有周杰倫的話。
新歌當然會被吐槽,又一次。但被吐槽「周郎才盡」
十幾年,他還是那個一出手就讓三代人集體淚奔的男人。你當然可以說,三年又三年,周杰倫真是一點長進也沒有……
的確如此,他依然只不過是——華語樂壇「最偉大的作品」。
這張全新專輯離他上一張專輯《周杰倫的床邊故事》,已經過去了三年又三年。
這6年中,周杰倫當導師、出單曲、生小孩,就是不出新專輯。但所謂傳奇就是,他不在江湖,江湖都是有關他的傳說,他一重出江湖,江湖風云再起。
所有人都在期待,到底什麼樣的周杰倫作品,稱得上,最偉大的作品?
周董的老搭檔、《以父之名》的詞作者黃俊郎說,「最偉大的作品,自然有它的原因。連一直以來總是假裝謙虛的我都認為,再也沒有什麼內容,比這一次更適合這個名字了!」
劉畊宏直接說,「這有可能是,跳操的新曲。」
其實不是可能,而是一定。只不過聽完以后感覺這一首跳操難度可能不小。
張靚穎則是直接寫出了周董粉絲的感覺:「無話可說!還有誰」。
這首歌到底在唱什麼?
我倒覺得與其說這是一首歌,不如說是一個故事,一個周杰倫唱給等了他六年的歌迷的故事。
在這個故事里,周董在巴黎劇院彈著鋼琴穿越到了1920年,與眾多偉大的藝術家相遇。
無論是常玉、梵高、馬蒂斯、達利、馬格利特、莫奈、蒙克,還是文學家、詩人徐志摩,周董都為他們變了一場魔術。
唯有郎朗出現的時候,兩人二話沒說來了一場斗琴。
在這一連串夢幻的經歷中,「哥穿著復古西裝 拿著手杖彈著魔法樂章漫步走在莎瑪麗丹 被歲月翻新的時光 望不到邊界的帝國 用音符筑成的王座 我用琴鍵穿梭1920錯過的不朽」。
為什麼是莎瑪麗丹百貨,因為莎瑪麗丹百貨是巴黎的地標。
為什麼是1920年代的不朽?因為1920年代的巴黎,畢加索、海明威等藝術家、文學家、音樂家都聚集于此。
「草地正為一場小雨歡悅 我們彼此深愛這個世界 停在康橋上的那只胡蝶 往午夜河畔的翡冷翠 遺憾被偶然藏在了詩頁 是微笑都透不進的世界」
。這段歌詞又是什麼意思?核心人物是:徐志摩。
歌詞中「康橋」「揮手」「向云彩道別」指向的是他的《再別康橋》,「翡冷翠」則指的是他的詩歌《翡冷翠的一夜》;「偶然」指的是他的詩歌《偶然》,陳秋霞曾為這首詩譜曲,被很多人唱過。
相比于過去五年更小情小趣的作品,周杰倫終于拿出了一個王者應有的野心,當這個時代再無對手,他唯有穿越時空,去和過去時代最偉大的藝術家相遇。
然后把這段夢話故事,唱給歌迷聽。
現在對歌曲最大的質疑集中在兩點,一是新歌太像周杰倫過往作品了,《愛在西元前》《夜的第七章》的影子無處不在。放到他本人作品里縱向對比可以說一般;二是周杰倫老了嗓音狀態的確不如少年時。
就連周董的歌迷都認為歌曲聽出明顯的雜糅感——好聽但是拼接。
但我認為這恰是周董的用意。
與其說創新,不如說這是一首周杰倫寫給自己的藝術總結。
有媒體曾對周杰倫出道20年來的14張專輯做個詞頻統計,發現歌詞中最常出現的名詞有「世界」「風」「夢」「愛情」「回憶」,最常出現的動詞是「愛」「想」「笑」「離開」「記得」「喜歡」,最常提到的人除了「你」。
如果把這些,都放入一首最作品中,會是怎樣?結果就是《最偉大的作品》。
所以我不會責備周杰倫的自我重復,因為中年人的主旋律就是自我重復,而疲憊的周杰倫的中青年歌迷,也不需要多麼顛覆的變奏、多麼高級的和弦,一首聽一遍能唱出來的好聽的歌就夠了。
《最偉大的作品》歌頌藝術、訴說懷舊,又引得無數聽眾集體共情,是啊,即便明知是一貫的套路,我們還是愿意為此買單。
就像711的咖喱魚丸、深夜里噴香的烤串、撫慰人心的 火鍋,你可以說它不高級、沒創意,但不能說它不好吃。
其實周杰倫自己回應了新專輯叫《最偉大的作品》的原因,他說的是:「不管怎樣,這作品有郎朗、Ray這些厲害的音樂人加入,還有歌詞提到的這些偉大的藝術家,對我來說,它就是最偉大的作品」
。聽起來很謙虛,并不囂張。但并不妨礙愛他的歌迷對「最偉大的」定義—「時代的狂,音樂的王」。
當然,這首新歌又被吐槽了。我想15日新專輯正式推出,吐槽也不會少。
但如果說過去六年有關周杰倫的故事告訴我們什麼,那就是「狼來了」的寓言在周杰倫身上是徹底失效的,不管多少次,人們仍然會對周杰倫滿懷期待。
他的底氣,來自「周杰倫「三個字帶來的不盡的光芒與記憶。
正如周杰倫自己說的:「告訴你們為什麼我很少聽別人的歌,因為我16年前寫的歌,到現在還在流行。」
雖然最開始,這并不是一個天才一出世就光芒萬丈的故事。
吳宗憲雖然以獨特的敏銳將其簽下,但其實最開始發現周杰倫天才的不是他,是楊峻榮。
如果沒有被那首《可愛女人》的DEMO嚇到,可能也不會有后來的故事。
那個楊峻榮打電話給吳宗憲的故事已經說過很多遍了,很少人知道的是,他聽完DEMO立刻讓周杰倫脫帽給他看,然后蹦出三個字,「上鏡臉。」
所以說周杰倫說自己長得帥是對的,要不是有伯樂從當年模樣普通,性格靦腆,口齒還不清的周杰倫臉上,捕捉到「上鏡臉」,第一張專輯會不會當時出來還不知道。
畢竟當年他原本是要和陳小春、汪東城一起出道的,他叫JAY,汪東城叫JIRO,陳小春叫JORDAN,三個人都在索尼,按原計劃,要作為「3J計劃」推向市場。
好在索尼裁員,3J計劃破產,否則未必有后來的故事。
也要感謝周杰倫寫了那麼多首歌給天王天后,都被退貨。沒辦法只有自己唱吧。
所以首張專輯《Jay》一出,才令整個江湖目瞪口呆。
這大概是國人第一次get到了黑人音樂的韻律感,同時聽到古風。
整張專輯,包括神曲《雙截棍》在內的所有單曲,都足夠作為主打曲。專輯發行不久后,就是春節。
劉畊宏后來回憶:「春節一過,街上就開始在放他的歌。過完年,公司告訴我們,那張(周杰倫專輯)大賣。他們趕緊補貨,臨時還更換了封面。」
《JAY》這張專輯銷量飆到30多萬張。這個銷量回頭看只是小意思。但一個屬于周杰倫的時代,正在緩緩開啟。
24歲的周杰倫,很快成為首位登上美國《時代周刊》封面的亞洲男歌手。《時代》周刊長達6頁的文章中,稱周杰倫為「亞洲流行樂新天王」,有一句對他的音樂總結我很贊同:
「周杰倫的音樂成功和出眾之處,在于當他唱出歌中的那一絲痛苦、那一點渴望、那種需要你的感覺時,你相信了。」
從第一張專輯到《葉惠美》,是周杰倫音樂生涯的創作巔峰時刻,樂評人說,「其配樂語言的新鮮與鮮明,其風格疾進的速度與跨度,其聲效混音的亮麗與力度,不是在跑,而是在飛」,也是這一張里的《東風破》太成功,從此周董專輯必少不了一首方文山作詞的風韻。
從《七里香》到《十一月的蕭邦》到《我很忙》……周杰倫的專輯累計銷售超過5000萬張。
但這其實并不足以證明周杰倫的實際號召力。
有媒體報道,2004年《七里香》在內地加上盜版專輯,實際銷量應該超過2000萬張。
說一個冷知識,這首歌原本叫《詩里紛飛的美麗章節》,方文山取的,周董說太長,直接給改成了《七里香》——一道台灣名小吃,食材是雞屁股。
在一項名為「全球歌曲下載量最高歌手」的調查中,周杰倫排名全球第三,僅次于邁克爾·杰克遜和LadyGaga。
但這些都不是他最厲害的地方。最厲害的是他的音樂巨大的突破性。
《娘子》歌詞構建了古代意象,但不影響他即興加入rap再用R&B唱腔;《雙節棍》用金屬樂做開端與結尾,中間用古典鋼琴間奏串聯;《東風破》將傳統音樂元素與當代流行音樂融合的恰到好處。
似乎只有周杰倫能在東方和西方、古典和現代之間來回穿越,如同游園。
周杰倫出道時,華語樂壇已經處于最后的黃金時代。2010年以后,拋物線向下,華語流行音樂開始整體呈現持續下行狀態,大量歌手沉寂,好歌數量也迅速下降。
周杰倫又以一已之力,單槍匹馬地將跌勢托了將近十年。
在音樂行業幾乎成為流量明星與粉絲群體的自嗨場的情況下,周杰倫的歌依舊保持著極高傳唱率與認知度,《告白氣球》成為各大婚禮場所必備歌曲之一。
《等你下課》《說好不哭》《Mojito》等五首單曲,不僅次次都占據輿論場的C位,商業表現也非常出色。
曾有人推文質疑周杰倫的影響力:「周杰倫微博數據那麼差,為什麼演唱會門票還難買啊?」周董粉絲迅速組成「夕陽紅」粉絲團,在線學習打榜,并達成1億小目標,完爆了新晉流量偶像。
今年5月,某平台重映了周杰倫的兩場演唱會,觀看人次將近一億,這次應該不會有新流量明星的粉絲出來叫板了,他們知道自己的偶像根本做不到。
無論遭遇多少質疑,能在網絡時代還持續擁有這樣的新歌流行傳唱度,還是只有周杰倫。
從2000年第一張專輯《Jay》至今,算上15日即將推出的新專輯,周杰倫一共發行15張專輯,四首單曲。他的亞洲音樂天王成長史,也折射出華語流行音樂的變遷史。
被質疑「周郎才盡「的十多年,也是一代歌迷一次次等待周杰倫新歌上線,再看著它把伺服器擠塌,上演朋友圈刷屏的全民狂歡的十多年。
周而復始。而周杰倫依然是周杰倫。
總有人會說,從流量的角度來說,周杰倫已經過氣了。但過氣的其實是華語樂壇的金曲時代。
從2011年發行的《驚嘆號》開始,周杰倫每張專輯里能被叫上名字、傳唱度廣的歌曲都越來越少。這是事實。
周杰倫最為人熟知的《東風破》《青花瓷》《七里香》《晴天》《稻香》,無一例外,全都誕生于2008年以前。
Apple Music的2021年最熱歌曲榜單上,前10首歌曲當中有9首來自周杰倫,但除了2016年的一首《告白氣球》之外,其余的都是2008年及之前的作品。
但質疑的人別忘了,華語樂壇自千禧年完成最后的噴發后,已經進入下半場,諸神黃昏,巔峰已過,所有人MP3里歌單更新的頻率都越來越低。
殘酷而言,周杰倫還有一首《告白氣球》,其它的金曲也還在傳唱,當年和他爭鋒的天王天后們,十多年來的新金曲是什麼?
今日的華語樂壇,流行的早已不是天王天后的金曲,而是「網絡歌手」的神曲。
流量來臨之前,我們管自己叫歌迷,我們很少談論「數據」,很少比較銷量,比的是有多少紅的歌。
流量到來之后,大數據主宰一切,流量為王,就是沒有人記得新一屆頂流唱過什麼歌。
而周杰倫他安祥地喝著奶茶,安然地接受了自己的新角色——
一個親切的胖叔叔、奶茶狂魔、寵妻狂魔。
2016年之后,周杰倫不但不再發布專輯,甚至也不參與電影,除了生意做得風風火火,就是玩。
但只要他偶然出手,必然引發全網熱潮。
盡管總被感慨「周郎才盡」,但這種質疑不但很難引起大眾共鳴,反而總是進一步激發粉絲和大眾的逆反心理,無論是數據還是大眾印象,周杰倫在華語樂壇依然屹立不倒,這才是事實。
他說,「我不想只是別人的青春,希望是一輩子。」
我認為沒有一點問題。
尤其是在這個變幻無常的時代,如果回到2020年,告訴你今后的生活,將是現在這樣,相信大部分人會直接說:
開什麼玩笑?
然而事實是一切都在改變。仿佛只有周杰倫沒有變。
我們捍衛周杰倫的新歌,就好像是捍衛自己心中珍視的那一份回憶,那不只是過去的青春和愛情而已,而是我們依然活著的證明。
周杰倫的《稻香》是為了那年5月的汶川地震而創作的。他說:「希望這首歌,能帶給大家一些溫暖與鼓勵。」
這或許正是今日的大眾,從周杰倫新歌中能夠獲得的。
一直以來,西方媒體對如此干凈的周杰倫卻如此紅,百思不得其解。
解答這個問題,可以換個問法:為什麼別人沒有成為周杰倫?周杰倫和別人的區別在哪里?
事實就是,周杰倫不是粉絲的青春,他是那種青春里最后一塊碎片。在他橫空出世的時候,自己并未想到,在后來的日子,自己會給華語樂壇帶來如此大的改變。
但卻陰差陽錯的,有幸趕在流量時代前夜,成了最后一代擁有集體音樂記憶的,作品沉淀的,國民認知度的最后的巨星。
這樣的巨星,已經無需數據來證明。他自己就是證明。
世代交替,音樂江湖到此為止,粉絲江湖接力,.江湖總會生出新的人物和故事,肯定不是周杰倫之后再也沒有有才華的音樂人出現了,只是那個誕生大眾巨星的時代過去了,未來不會有第二個周杰倫。
當年《東風破》MV,周杰倫手把手教女主寫字,能看出他寫了一個什麼字嗎?
從這個意義上說,所有周杰倫新歌中最偉大的作品,其實就是——周杰倫自己。周杰倫越熱鬧,華語樂壇越孤單。
但好在對愛過周杰倫的人來說,華語樂壇的熱鬧,我們經歷過,周杰倫下半生獨孤求敗的孤單,就讓我們和他一起品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