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華語樂壇中「電影」標簽最為強烈,且能以歌手身份把這個標簽注入一代人青春里的。
就一個。
周杰倫。
今天小編不說歌,聊歌里歌外的故事。
旋律和詞,你們很熟。
MV里的故事呢?
周杰倫藏在影像里的B面,你們可能很陌生。
小編今天要講一部嚴重被低估的作品,《以父之名》MV。
來自《葉惠美》,杰倫媽媽同名專輯。
專輯背后,還有個小插曲。
當時主打歌就是《以父之名》,杰倫怕媽媽膈應,特地改了專輯名。
電臺播出當天,全亞洲8億人收聽,那天后來被稱為「周杰倫日」。
流行度毋庸置疑。
從制作上,就蓄力發大招。
編曲,由洪敬堯操刀。
那個被制作人黃國倫笑稱:「全台灣他稱第二,沒人敢稱老大」的編曲大佬。
作詞,是老朋友黃俊郎,怪才一枚。
一句話形容他,「不想當畫家的作詞人不是好作家」。
你明白了,周董這回的野心,不止是唱歌,還要講故事。
影像與歌曲的關系直接倒置——沒有MV,《以父之名》不完整。
熟悉的杰倫粉肯定知道,歌詞有兩層含義:
1,表面,講述一個父親「黑吃黑」的故事;
2,暗線,「我」與天父的對話。
MV一出手就致敬周杰倫最喜歡的電影——《教父》。
開頭一段取自《馬太福音》的禱告,就暗含隱喻。
「我們在天上的父
國度、榮耀、權柄都是你的
直到永遠
amen」
畫面充斥著黑幫的冷硬,邪魅。
周杰倫在MV中,肩負三重角色。
他是黑幫的「后浪」。
老板一手把他栽培成組織骨干。
黑幫上位,手自然不干凈。
威脅,槍擊……
他從陌生,做到眼不眨,心不亂。
但你注意,他總是愛穿白衣。
跟女友浪漫,跟兄弟聚會,都少不了一抹白。
此時的他才會露出真心,為自己犯的罪孽而祈禱。
白色是他真正身份的伏筆。
他是個復仇者。
生父早年經營華人餐館,卻被上門尋仇的黑幫殺害。
從窗縫里,他牢牢記住了惡徒的臉。
隱忍多年,只等羽翼豐滿。
一串槍聲,一段閃回,敵人接連倒下。
他,成了新一代教父。
甚至干掉了視自己如己出的黑幫老板,女友父親。
畫面講的,是復仇劇。
歌詞講的,是掙扎,懺悔。
「以父之名判決
那感覺沒有適合字匯
就像邊笑邊掉淚,凝視著完全的黑
阻擋悲劇蔓延的悲劇會讓我沉醉」
一面復仇,一面行兇,他的掙扎無人傾聽。
只能用快感麻痹痛苦,越陷越深。
大仇得報,權柄榮耀于一身,屠龍者也終成惡龍。
他跪在神前,祈禱原諒。
神會救贖他嗎?
他自己,又能原諒自己嗎?
原來,前面緊張刺激的故事,模糊不清的身份都只是鋪墊。
歌曲真正的「表達」,此刻才開始。
周杰倫用影像編織的第三層暗喻——宿命論。
留意MV多次出現的一個意象:
手槍,左輪手槍。
稍微對黑幫電影有了解都知道,左輪手槍一般能打6發子彈。
可注意一個細節。
MV四分鐘處的女高音后,連續響起5聲槍響。
為什麼是5聲?
第6發呢?
小編當初反復看了幾遍,才找到隱藏的第6發子彈。
這個鏡頭,堪稱MV最高級的一次影像處理,或者說用鏡頭講故事的典范。
4分50秒。
幾個看不清臉的黑幫分子,
關門瞬間——
「呯」。
第6發子彈,隱藏在故事主角的生命終結。
在這一鏡之后,是歌詞里與宿命對抗無果的懺悔:
「仁慈的父我已墜入,看不見罪的國度
請原諒我的自負
沒人能說沒人可說
好難承受
榮耀的背后刻著一道孤獨」
接著,便是周杰倫親自參加葬禮的畫面,還有他自己黑幫生涯的閃回。
即使這組畫面拍得曖昧,但隱喻還是明顯的:
最后一發子彈,周杰倫留給了自己。
他再怎麼禱告,也脫離不出黑幫的漩渦。
生,是一代新教父;死,也是一代黑幫豪杰。
這位男主很像一個人。
邁克·科里昂。
人物都身在黑幫,心向理想。
一樣經歷了復仇的洗禮,成為新一代的王者。
在孤獨中成就自我。
在這首全篇致敬《教父》的歌里,他完成了蛻變。
黃俊郎的詞,用零散的語言作暗號,引著你去想象歌里的故事。
加上洪敬堯悲涼的樂調。
《以父之名》褪去了流行樂的外殼,踏下風格化的第一個腳印。
作曲填詞演唱各方面,17年后仍然是天花板級別。
一切,源于周杰倫創作上的「多情」。
不是對愛情。
而是對各種風格始終保持著喂不飽的好奇。
好友劉畊宏說:
「杰倫總有很多天馬行空的東西
常常搞得我們頭大
但你完成后,會發現我們都突破了」
周杰倫的B面一旦激活,根本收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