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時期,長期處于多民族混戰的階段,常有少數民族前來進犯宋朝,而宋朝秉持「禮尚往來」的態度多有回擊。
北宋時期地圖
在前來進犯的各個少數民族中,其中以遼國來勢最為兇猛,不然也不會僅次于作為正統的宋朝了,我們都知道宋遼金夏中的金是指女真族建立的政權,夏則是黨項族,那麼讓北宋君王十分頭痛的「大遼」放到現代來講,又是哪個少數民族呢?
其實遼國的背景并不神秘,他們其實是由大名鼎鼎的契丹人建立的政權,以游牧民族為主,而一提起遼國,就不得不先講講他們與北宋之間的恩怨情仇,宋遼之間可謂是結怨許久,兩國之間打了二十多年的仗,先后歷經了兩位君主的更替。在此期間,北宋仗著建朝之初,人力興盛,還大肆舉辦了兩場伐遼之戰想以正國威,但是結果都以北宋慘敗作為尾聲。
契丹
北宋這番神操作正好滅了自己的威風,助長了敵人的囂張氣焰,遼國在兩次交戰中摸清了北宋的底細,知道北宋的軍事力量不過是個繡花枕頭,中看不中用。遂先后九次派遣軍隊長途跋涉前來襲擊宋朝國土,搞得宋朝上下民心惶惶。
其實遼國之所以這麼囂張,與北宋的君王脫不了干系,遼國的穆宗當政期間,整天醉心于美酒和佳肴,對于軍事并不關心,而且他行事荒唐,對待民眾殘暴無禮,所以國力漸微,失了民心。
遼穆宗
此時宋太祖趙匡胤剛剛稱帝,遼國在遼穆宗的帶領下對他也構不成任何威脅,宋太祖忙于安定民生。待到太祖去世,太宗即位后,他大刀闊斧的改革,將浙江福建一帶散亂的政權安頓好后,又集中精力對付北漢,待到這兩件事情完成后,才開始著手與遼國的對峙,宋太宗因為在完成前兩件事情時倍感順利,遂對遼國的實力掉以輕心。
殊不知此時遼國內部已發生政變,遼穆宗被親信殺害,遼景宗隨之即位對遼國內部人員進行了重組。趙匡胤
而宋太宗卻還在用舊思想來審視遼國的實力,這就注定了宋遼之戰會以失敗告終。
遼國景宗當政后,對國內上下大肆改革,國力大大提升,甚至被周邊小國封為第一強國,可是宋太宗卻不以為然,他認為遼國不過是條小魚,翻不起多大的浪花,為了立威,草率地發動了宋朝與遼國之間的戰役。
遼景宗
先不說兩國軍事力量之間的差距,宋太宗的格局就遠遠不如遼景宗。因將士們二月春寒料峭之時就背井離鄉,前去攻打遼國,幾個月的苦苦蟄伏后,才獲得了一場勝利,若是一般的君王,定會拿出重賞來犒勞將士,以振軍威。
但是宋太宗卻好似沒想到這茬一樣,不動聲色。將士們又苦又累,卻沒拿到應得的獎勵,士氣一下子低落了下來,不僅如此,宋太宗認為乘勝追擊,沒讓士兵得到充分的休息,便又指揮他們投入到下一場戰役中。宋太宗
而相比宋朝行軍作戰的敷衍了事,大遼這邊做了充分準備,他們兵分兩路,一隊前去支援北漢的士兵,一隊駐守幽州,嚴防北宋的偷襲。如此精確的準備自然是不會打敗仗的。
不僅如此,隨著遼景宗對遼國政權的把控一步步加深,他對遼國官員們也提出了一項嚴苛的要求,他要求官員們必須具有一定的文化素養,這項規定立刻風靡遼國都城,在都城內外帶來了一陣讀書的狂潮,因為平頭百姓因為讀書也擁有了選官的權力,這讓大家都很是心動。因契丹文化并沒有多少書籍記載,遼國的百姓們開始自行走私中原的書籍,學習中原文化,這對遼國的發展也起到了很大的推進作用。
遼景宗
在多年的宋遼之爭中,宋太宗其實只想奪取幽州,他希望憑借幽州來獲取燕云地區的控制權,但是一切都只能是宋太宗的想象,畢竟這是宋太祖都沒能完成的事情。
宋太宗為了出其不意,派士兵挖地道想要偷襲遼軍,誰知被遼國大將發現,一把火就將北宋的將士給堵住了出路,而宋太宗也好不到哪兒去,最后竟憑著老百姓的驢車才得以返回都城,一代皇帝落魄至此,也真是沒誰了。
宋太宗
待到返回都城后,宋太宗的火氣無處發泄,便趁機罷免了許多忠心耿耿的朝臣,使得北宋的處境更加危險,只得同遼國簽訂了協議才保住了一絲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