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從新一團到獨立團
《亮劍》中,李云龍最初是新一團的團長,當時正奉命阻擊,實力強悍的坂田聯隊。對于坂田聯隊的厲害,李云龍給過一個定位,說:曾大敗過孔捷的獨立團,不但讓孔捷負傷,連政委李文英都犧牲了。今兒撞上了,我要替自己的老戰友報仇。
同時,楚云飛也評價過坂田聯隊,他表示:坂田這個老鬼子厲害啊,在忻口會戰中,一個照面我就傷亡300多人,虧得自己機靈,否則358團就全軍覆沒了。
由此可知,坂田聯隊該有多強悍了。如今李云龍率新一團被這樣的強敵死死纏住,哪料李云龍非但不害怕,反而還發出豪言:要報仇,那麼結果如何?
李云龍沒讓人失望,戰場抗命強行從正面硬突,一炮炸死了坂田。搞得楚云飛都直呼「不可能,這絕對不可能」,從沒聽說過有李云龍這號人,他是哪個軍校畢業的?黃埔軍校?保定軍校……
李云龍對自己率新一團擊斃坂田也很滿意,認為:旅長應請我喝酒啥的。可惜結果卻是,李云龍由于「戰場抗命」 挨了處分,新一團團長被擼,去被服廠當廠長去了。所謂:別說你擊斃坂田,就是干掉東條英機,這臭毛病也不慣你!
而他一手帶出來的新一團,也打包被他的老伙計丁偉給接收了。搞得李云龍這個憋屈,一會表示想不通,一會又吼,你丁偉撿現成的。好在不久后,他的老戰友孔捷,充當了李云龍的「救星」。
由于孔捷的獨立團遭到日寇,山本一木特工隊的突襲而被打垮,氣得總指揮都大呼「發面團」,孔捷因此被擼,而李云龍則被想起來了。于是旅長親臨被服廠,一通罵把他罵到獨立團來接替孔捷,當上了獨立團團長。
就這樣,李云龍從此便跟獨立團,死死捆綁在了一起,不但讓獨立團迅速脫胎換骨,在李家坡之戰中,全殲山崎大隊,摘掉了「發面團」的帽子。還在後來的虎亭伏擊戰中,一舉全殲了日軍的戰地觀摩團。總之獨立團一下子,就變得風光無限了起來。
反觀之前,在李云龍手中能擊斃坂田的新一團,自丁偉接手后,卻變得平淡無奇了起來,根本無法跟獨立團爭鋒。 那麼為何會出現這種現象?是李云龍的主角光環造就,還是丁偉不如李云龍?對于這個問題,筆者認為有兩點原因。
二、性格決定風格
什麼樣的將軍,帶什麼樣的兵。這點自古就屢見不鮮。比如飛將軍李廣,他帶兵注重情義,不太在乎軍紀啥的。作戰時講究行動如風,匈奴經常被李廣打得沒脾氣。
而跟李廣齊名的程不識,卻跟李廣正好相反,異常注重軍紀,講究步步為營。匈奴面對程不識,也是束手無策。
關于將領性格決定作戰風格這方面,李世民也談過,他評價薛萬徹:就是打猛仗,不要命,故而「非大勝即大敗」。而評價李道宗則是:很穩,「雖不能大勝,亦未嘗大敗」。
如今再看李云龍,他打仗的作風,更類似李廣或薛萬徹,所謂膽大出奇,總有意想不到的發揮。比如,率新一團正面硬突坂田,一度搞得坂田都蒙圈:就你那點兵力,那拉胯武器,還反沖鋒?
結果沒料到李云龍,卻是只突襲五百米,給迫擊炮能一炮干掉他的指揮部,創造條件。還有全殲山崎大隊也是這種,才不給你玩添油戰術呢,我土工作業至你陣地30米處,然后3600顆手榴彈,2分鐘扔你陣地里,炸你個七葷八素。
所謂:無個性,不傳奇。李廣之所以敢玩「自由如風」,是他射術太牛。所以李廣和程不識雖齊名當時,但在如今人們卻只記住了飛將軍李廣,程不識是誰?幾乎沒幾個知道。
李云龍不也是這種情況嗎?既有讓人直呼「神劇」的不可思議的大勝,也有在日寇大掃蕩中的慘敗。他被日寇追殺,跟魏和尚被堵在屋子里,差點被燒死。反觀丁偉,也是面對日寇大掃蕩,結果丁偉卻率領新一團,以最小的代價就突出日寇重圍。
即,李云龍不但自己差點犧牲,他的獨立團也損失了五分之二。而丁偉的新一團,卻只損失了三分之一。雖丁偉表示:能有這樣的結果,要多虧了你李云龍在新一團時留下的家底——但實則卻是各自的風格在起作用。
猶如圍攻打平安縣城時,李云龍是狂舞亂拳,孔捷是硬剛阻擊,而丁偉卻是炸橋、麻雀戰啥的。那麼這三種作戰風格,哪個最奪人眼球?當然是李云龍的亂拳了,看著多熱鬧。
但若說聰明或有效,必然是丁偉的戰術,只不過這場面,實在有些平淡無奇或說乏味不吸引人罷了。不能因此就說,丁偉不如李云龍!
三、能力決定層次
皆知有句:善戰者無赫赫之功!其實這就是,能力決定層次的最好解釋。依然是圍攻平安縣城那一仗,丁偉那作戰風格,是不是就比較貼近這句話?所以新一團在丁偉手里,根本不是不善戰了,而是變了作戰風格。
不信?看後來新一團和獨立團的發展狀況。李云龍的獨立團,在解放戰爭時發展為了二師,李云龍是師長,雖在淮海戰役中,立下戰功赫赫,卻硬是沒法吃掉楚云飛,以至于李云龍硬剛楚云飛時受傷,險些犧牲。
反觀丁偉,他卻當上了縱隊司令,在遼沈戰役中,「率一個師在遼西平原上咬住廖耀湘兵團,他不等后繼部隊到便以一個師兵力,率先向下轄幾個整軍的廖耀湘兵團發起攻擊,硬是如入無人之境,把對方一個兵團沖個七零八落 。」(出自《亮劍》第二十一章《藏龍臥虎的軍事學院》)
丁偉率領的這個師,必然是由新一團發展出來的,能說丁偉不如李云龍嗎?不能吧!這就是能力問題。而能力除了性格、經歷和機遇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因素,這就是知識結構。
李云龍為啥在畢業論文中,談「亮劍精神」(原著中是《論特種作戰》),丁偉卻忽悠一下子,飆升到了那麼高的層次?就是知識結構的差距!
因此看過《亮劍》的,絕大多數人都表示:最后李云龍的軍銜是否被授低了?真沒法說清楚。但丁偉的軍銜卻是實錘低了。換句話說就是,晉西北鐵三角中,丁偉才是真正的帥才,而李云龍和孔捷,都是將才。
一個帥才和一個將才帶兵,能一樣嗎?這就如看《三國演義》,猛將的單挑才夠味,你曹操或諸葛亮如何排兵布陣,有幾個關注的?新一團在李云龍和丁偉手下的表現,不也是如此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