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曹操、楊修和雞肋
曹操為何殺楊修?《三國演義》和正史都指向兩個字「雞肋」。也就是說,曹操跟劉備在漢中之戰打成了僵持,他實在有點頂不住。恰好曹營的軍令官,請示今天的「口令」。
曹操一眼瞅見餐桌上有雞肋,于是說出了「雞肋」。楊修得知此口令后,就玩了一把文字游戲,言稱「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恰如咱曹老大跟劉備這場漢中大戰的處境。
所謂言為心聲,曹老大必會不久后撤軍。哪料這事很快就傳到曹操耳朵里了,頓時曹操大怒:敢如此擾亂軍心,不殺你殺誰?就這樣,楊修被殺了!
從整個經歷來看,估計絕大多數人都認為楊修是自己找死,曹操殺他的理由也非常充分。
不過啥事都怕深究,哪料正史也是如此。搞清楚了問題的來龍去脈,可不是吃飽撐得,而是能避免后人踩坑,這其實就是以史為鑒的本質。
二、楊修的兩個標簽
第一個問題就是,楊修到底是何許人也?筆者概括了一下,在他身上有兩個標簽。
其一:門閥世族的代表人物。皆知漢末三國至兩晉,就是門閥世族的「游戲場」。哪怕董卓那麼彪悍,都要顧及門閥世族。如袁紹,敢當面跟他決裂,拔劍在手怒吼:我手里的寶劍也不是吃素的。
董卓能怎樣?只能暫時退讓。這才導致了袁紹逃離,并成為十八路諸侯的盟主。不是董卓不想殺袁紹,而是哪怕他控制了皇帝,但門閥世族的實力,卻依舊讓他不得不忌憚。
再看楊修,他可比袁紹更猛,雖也出身「四世三公」,卻屬于弘農楊氏家族。二十歲左右就舉孝廉,沒多久就成為了曹操的主簿。隨后二十多年,聰明得讓曹操都難堪,但為啥曹操一直不敢殺?跟董卓一樣,忌憚門閥世族。
因此,一個「雞肋」就導致曹操殺楊修,明顯沒這麼簡單。因為曹操和董卓,本質上屬于一類,無非曹操是升級版的董卓。
其二:三國聰明人。三國時期聰明人太多,當然也包括司馬懿這種「大智若愚」的「偽裝者」。而楊修顯然是司馬懿的另一面,聰明外露不算,且還張狂不羈。
如幾乎所有人都知道的「一盒酥」,還有「門內活」。司馬懿的套路,必然是哪怕他懂了也要表示:我太愚鈍,搞不懂。等曹操揭開謎底后恍然大悟,狂贊曹老大驚天地泣鬼神。如此一來君臣歡悅。
可楊修卻反其道行之,一腳油門直接上了曹操搭建的舞台中心——揭開了曹操的謎底,享受本應是屬于曹操的贊譽。須知,曹操一貫喜歡玩這類文字游戲,豈能容忍別人搶戲。
那麼以楊修的聰明,他會看不透如此淺顯的一層嗎?無論誰信,反正筆者是不信。因為這明顯是傻到家的行為,跟聰明一毛錢關系都沒有!
從楊修的兩個標簽中,顯然能看出他的特殊和反常。因此曹操殺楊修就顯得很是與眾不同了。想徹底搞明白就必須,先從其出身說起了。
三、曹操為何非要殺楊修?
弘農楊氏,西漢開國時就是豪門了。楊修的祖上是赤泉侯楊喜,當年被項羽一瞪眼,就嚇得逃跑了。項羽自盡后,由于分其尸而被劉邦封侯。東漢時期,傳到楊修這一代時,自他爹楊彪向上,已經是四代太尉。
所以才說,袁紹家族雖也是四世三公,卻沒法跟楊修家族相比。這就注定了楊修的家族,必然更忠心于漢室。事實也是如此,他爹楊彪,曾為漢獻帝下過大牢,是鐵桿的漢室力量。
再看曹操,一面挾天子令諸侯,一面高舉「唯才是舉」的大牌子,瘋狂吸收人才。這說明了啥?很顯然,曹操這「唯才是舉」,針對的就是楊修這樣的門閥世族。同時,楊修也必然會為了門閥世族的利益而奮斗。
所以,在初期曹操和楊修(門閥世族),都彼此容忍,并又互相抗衡。誰都害怕對方勢力取得主導地位。這大概就是為何,楊修敢那麼囂張嘚瑟,搶曹操的戲的原因。
奈何這種均衡態勢,自曹操殺荀彧開始,就被打破了。同時,楊修也在這一時期,明顯戰隊在曹植門下。 當然你說曹植忠于漢室,這純屬不可能,但其態度恐怕會比曹丕更好罷了。比如,漢獻帝死后,曹植就給漢獻帝服喪等。
同時曹操殺楊修的最終罪名,雖跟雞肋有關,但書面用語卻是「前后漏泄言教,交關諸侯」。
這個罪名怎麼看,怎麼是間諜的意思。也就是說,曹操殺楊修的理由,最終定位在了「間諜」。通俗來說就是:捧著曹操的飯碗,卻砸曹操的鍋。也許有人會問,莫非楊修真是曹操身邊的「潛伏者」?
這個,已經很難判斷了,但楊修死前的話卻很出人意料,「我固自以死之晚也」,即,我都認為,自己被殺得太晚了點——沒有任何鳴冤的意思!
這就是曹操殺楊修的原因,只能說是一個雞肋引發的慘案,楊修真正的死因是:泄露曹操的機密,并跟曹操的對手等有聯絡,想密謀搞掉曹操。
四、楊彪一句話,成千古名言
前面說了,楊修家族太猛,如今曹操卻殺楊修,自然就要考慮到楊修他爹,楊彪的感受了。于是,在殺完楊修后,曹操便找個機會問楊彪:老兄,多日不見你可瘦了啊。這是咋了?
曹操這句,明顯是明知故問。所謂都是老江湖,就別裝小天真。楊彪回了一句:我很后悔,沒有金日磾的先見之明,老了老了,還要有老牛舐犢的情感……
從此,這句「老牛舐犢」便成了千古名言,表達父母對子女之愛。那麼楊彪這句是啥意思?很簡單,當年金日磾殺子,是因為他的兒子,深得漢武帝喜愛,哪料卻跟宮女打情罵俏,被金日磾看到了。于是金日磾,二話不說就把兒子給殺了。
如今,楊彪引用這件事,明顯是在反諷曹操,畢竟此刻的曹操,還是魏王!
曹操豈能聽不出楊彪這潛台詞,只得尷尬異常,卻拿楊彪一點辦法也沒有。
最后可以下結論了:楊修之死,跟他的聰明與否無關。真正的死因跟荀彧一樣,無非是擋了曹操的路。荀彧是當面硬剛,就不讓你當魏王。,楊修則是背后搞小動作,甚至不排除,楊修有暗害曹操的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