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沒有了李連杰的元奎,拍攝了兩部動作經典,卻都票房遇冷

加油娜娜酱 10/06/2022 17:32 檢舉

90年代的動作港片銀幕上,元奎與李連杰的相遇,造就了《方世玉》兩部曲、《給爸爸的信》等作品的誕生。

這些作品的備受好評,也讓李連杰、元奎的電影組合,受到了許多觀眾的喜愛。

然而,1997年的李連杰,選擇了遠走好萊塢。沒有了李連杰,元奎也開始尋找新的動作搭檔。這一年,元奎先后與趙文卓、元彪進行合作,創作了《麻雀飛龍》、《馬永貞》兩部。

這兩部影片制作精良,卻在這一年的動作港片市場之上接連受挫。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元奎為趙文卓、元彪拍攝的這兩部動作經典,以及這兩部作品票房受挫的原因。

為李連杰策劃的電影,卻成了趙文卓的動作經典

1995年,元奎與李連杰合作了《給爸爸的信》之后,便產生了一個想法: 集結《方世玉》的原班人馬,為李連杰拍攝一部動作喜劇

于是元奎找到了老朋友劉鎮偉,創作了《麻雀飛龍》的劇本。

而「《方世玉》原班人馬打造」,也成為了這部《麻雀飛龍》的一個宣傳噱頭。

元奎之所以會產生拍攝《麻雀飛龍》的念頭,與「正東電影」的市場處境有著密切關系。

1993年,李連杰、元奎合作的《方世玉》,正式拉開了「正東電影」的時代序幕。該片上映后,也在香港拿下了3000多萬港幣的票房成績。

然而,自《方世玉》之后,「正東電影」打造的作品,票房成績逐年下滑。1995年,元奎與李連杰合作的《給爸爸的信》,也只拿到了1500多萬港幣的成績。

為了在票房市場之上逆境翻盤,元奎決定集結《方世玉》的制作人馬,拍攝這部《麻雀飛龍》。

但是在電影開拍之際,擔任主演的李連杰,卻退出了該片的制作。

李連杰在1996年拍完了《黑俠》、《黃飛鴻之西域雄獅》后,選擇了前往好萊塢拍攝。隨著李連杰的赴美,元奎也讓趙文卓接手了這部《麻雀飛龍》的男主角。

值得一提的是,李連杰赴美、崔寶珠執掌「正東電影」之后,趙文卓便成為了「正東電影」的力捧對象。《麻雀飛龍》之后,「正東電影」還為趙文卓策劃、拍攝了《碧ㄒㄩㄝ藍天》。

當然,這些都是后話。

這部《麻雀飛龍》,講述了「香港女ㄐ一ㄥ察」秀鈿,前往東莞老家相親時,邂逅了「賭徒」鬼首。鬼首一直被自己的同門師兄弟天龍糾纏,為了擺脫天龍,鬼首與秀鈿決定假結婚。

這樣一來,秀鈿可以擺脫家人的催婚,而鬼首可以跟隨秀鈿前往香港,擺脫天龍。然而,在與秀鈿同居期間,鬼首愛上了「鄰家小妹」阿群,而天龍也在此時,來到了秀鈿的住處找麻煩。

作為一部動作喜劇,《麻雀飛龍》在打戲方面,有盧惠光、趙文卓兩位實力派。在搞笑方面,既有劉鎮偉的橋段設計,又有蕭芳芳的詼諧表演。

演員的精彩表現,橋段的出色設計,都為該片增加了不少亮點,然而在1997年的港片市場之上,這部《麻雀飛龍》上映25天,卻只獲得了680多萬港幣的票房成績。

《麻雀飛龍》的票房受挫,與劉鎮偉、元奎的大膽嘗試,可以說是有著密切的關系。

《麻雀飛龍》票房受挫的背后,元奎、劉鎮偉的嘗試、創新

《麻雀飛龍》的票房受挫,跟影片的鏡頭表現手法,有著一定的關系。

90年代初,隨著王家衛的崛起。香港影壇的導演們,也開始對自身作品的藝術感,進行高度要求。

陳嘉上、林超賢將「文藝片元素」,融入到ㄐ一ㄥ匪片之中。而徐克也將寫實風格,與武俠片相結合,拍攝了《刀》。

在這部《麻雀飛龍》里,元奎、劉鎮偉也對動作喜劇進行了大膽嘗試,將「文藝片元素」與「動作喜劇元素」結合在了一起。

《麻雀飛龍》的電影鏡頭里,淡藍的濾鏡、昏暗的打光效果、慵懶的故事氛圍,都為影片增加了一股濃郁的文藝氣息。

就連片中的動作打斗,也在濾鏡、打光的映襯之下,顯現出了一股特別的氣質。

以如今的眼光來看,《麻雀飛龍》這樣的動作喜劇,確實別有一番風味。但在商業化氣息濃重的90年代中后期,《麻雀飛龍》這樣的動作喜劇,遭遇票房挫折也不足為奇。

其實,就打斗場景、喜劇橋段設計而言,《麻雀飛龍》做得都十分出色。趙文卓、盧惠光剛猛凌厲的拳腳對決,蕭芳芳的喜感表演,吳君如的「制服客串」,都為影片增加了不少亮點。

但是,過于風格化的鏡頭表達方式,卻讓《麻雀飛龍》在票房市場之上遭遇重挫。

1997年,元奎與趙文卓合作的這部《麻雀飛龍》,市場遇冷。而他與小師弟元彪合作的《馬永貞》,也未能在票房之爭中幸免于難。

元奎、元彪的動作經典,卻遭遇票房挫折

1997年的港片市場上,元奎除了與趙文卓合作《麻雀飛龍》,還與小師弟元彪一起,翻拍了邵氏經典《馬永貞》。

為《麻雀飛龍》創作故事劇本的劉鎮偉,也在這部《馬永貞》里擔任起了編劇的工作。

元奎、元彪合作的這部97版《馬永貞》,翻拍自張徹、鮑學禮1972年的同名電影。

張徹導演的電影作品,一向都是只談兄弟情誼、不談男女愛情。而在這部97版《馬永貞》里,編劇劉鎮偉則反其道而行之,將愛情作為了故事重點。

馬永貞與金鈴子的愛情,譚四與艷陽天的愛情,成為了催發影片矛盾的關鍵,一步步推動著故事的發展。

張徹導演的電影里,男主角可以為了兄弟情義,p下戀人。而在這部97版《馬永貞》里,馬永貞卻因為艷陽天,與譚四爭吵、將馬大祥推倒。

在故事的設計上,劉鎮偉采取了「反張徹化」的手段。而在打戲的展現上,元奎則對張徹導演的「b力美學片」風格進行了致敬。

在這部97版《馬永貞》里,元奎將張徹「慢鏡頭」的動作場景呈現方式,模仿到了極致。

片中,金城武第一次搶地盤時的打斗、f頭幫茶樓圍攻譚四、馬永貞橋頭遇x、會場大決斗等動作橋段里,都充斥著濃重的「張徹風格」。

擔任男主角的金城武,雖然不是專業的動作演員,但元彪、元德的加盟,卻為《馬永貞》的打戲部分,增加了不少亮點。

這部《馬永貞》里,元奎、劉鎮偉沒有像《麻雀飛龍》那樣,玩兒創新、搞嘗試。商業化的故事設計,粗礦的打斗場景,以及主角金城武的市場流量加持,本應讓該片獲得不錯的票房成績。

然而,在1997年的香港票房市場之上,這部《馬永貞》僅上映11天,票房只有300多萬。

《馬永貞》在1997年的票房落敗, 原因不在于作品自身的制作問題,而在于發行商的決策失誤

1997年的香港電影市場上,進口電影的表現異常耀眼。這一年,梁家輝的《黑金》上映時,因為與《鐵達尼號》撞檔,結果票房慘淡。而元奎、元彪合作的這部97版《馬永貞》,在上映時也遇到了兩個強悍的外來對手。

這部97版《馬永貞》,上映于1997年6月17日。在這一年的6月26日,斯皮爾伯格的《侏羅紀公園2》登陸香港院線,而這一年的6月5日,西蒙·韋斯特導演的《空中監y》,也走入香港市場。

面對這樣兩部動作片的前后夾擊,97版《馬永貞》被票房洪流淹沒,也變得理所當然。

1997年的《馬永貞》、《麻雀飛龍》接連受挫后,元奎又在1998年拍攝了《渾身是膽》。這部作品也極具水準,但上映后的票房成績也不容樂觀。

90年代末,港片市場快速衰退。在港片市場中幾番受挫的元奎,也在1999年選擇了遠走好萊塢。

而《馬永貞》、《麻雀飛龍》等作品,也成為了動作影迷們對于一個港片時代的回憶。

文章部分内容來源於網絡,如果侵犯到您的隱私、權益、請點擊檢舉按鈕舉報,網站將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謝謝合作! 檢舉
推薦文章

©2023 homenews11.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政策與安全 條款 隱私 版權 聯繫我們 [email protected],如有侵權請與我們聯繫

免責聲明:本網站是以實時上傳文章的方式運作,本站對所有文章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文章內容只代表發文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發文者擁有在本站張貼的文章。由於本站是受到「實時發表」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查所有即時文章,若讀者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本站有權刪除任何內容及拒絕任何人士發文,同時亦有不刪除文章的權力。切勿撰寫粗言穢語、毀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TOP
X
檢舉
請使用真實的郵箱如無法和您取得聯繫我們將無法對您的檢舉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