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影巨頭嘉禾影業在進入2000年之后,因受亞洲金融風暴沖擊,面臨著嚴重的虧損。為了刺激市場,2001年成龍為嘉禾拍了《特務迷城》,試圖挽回敗局。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這部投資高達2億港元的誠意力作,最終全球票房卻僅有2050萬美元(折合1.59億港元),不僅沒能挽救嘉禾,反令嘉禾雪上加霜。
此后兩年嘉禾萎靡不振,僅推出5部低成本電影,終在2008年被內地橙天娛樂集團收購,退出歷史舞台。
而在嘉禾這輛老爺車漸漸駛向終點的這些年,成龍這個老司機卻中途跳車,轉投楊受成的英皇娛樂,翻開其演藝生涯新的一頁。
當時年近五旬的成龍,就像離開湖人的奧尼爾,雖江湖地位穩固,卻已經過了巔峰期。
但英皇娛樂依然對成龍的影響力滿懷信心,為了籠絡成龍的心,且拿出足夠的誠意,斥資4100萬美元(折合3.18億港元),為他量身訂做了動作片《飛龍再生》,打破了當時香港影壇的投資紀錄。
成龍亦對這部電影信心滿滿,力邀他的師兄洪金寶加盟擔任動作指導。
張堅庭和陳嘉上合作編劇,陳嘉上執導,英皇旗下的鐘麗緹、謝霆鋒、陳冠希、Twins組合全體亮相。
今天小编就與大家一起聊聊這部電影,以及它的幕后故事——
一、
先看故事
電影的故事挺魔幻,講述世間有一塊「再生龍章」,只要得到龍章的力量,人死后便能變成永遠不死不滅的「不死人」。國際人蛇集團的首領「蛇魔」黑魚(朱利安·山德斯飾演)千方百計想要得到龍章,他派出手下萊斯特擄走懂得操縱龍章的小靈童Jai逃至愛爾蘭。
香港特警埃迪楊(成龍飾演)為了追捕萊斯特也來到愛爾蘭,在前女友妮可·詹姆斯(克萊爾·弗蘭妮飾演)的引薦下,他認識了英國特務阿瑟·沃森(李·伊萬斯飾演)和阿瑟的太太夏洛特(鐘麗緹飾演)。
埃迪和阿瑟決定合作追捕萊斯特,兩人很快在貨柜碼頭發現了萊斯特和他擄走的小靈童Jai。雙方經過一番打斗,埃迪雖然找到了Jai,卻和他一起被困在一個掉進海中的貨柜里。
埃迪為了救Jai被淹死在貨柜中,但很快他便復活并得到了超能力。埃迪醒來后發現自己不但復活了,還擁有了超乎常人的體能,以及超強的自愈能力,他想起死前曾看到Jai的龍章發出來的光芒,懷疑是Jai救了他。
妮可為了Jai的安全,把他帶回到自己的家中,但「蛇魔」的手下依然找到并帶走了Jai。為了剿滅「蛇魔」并救出Jai,埃迪決定闖入「蛇魔」的根據地古堡,卻發現「蛇魔」已經奪走了Jai手中的龍章并掌握了不死不滅的再生力量。
埃迪與「蛇魔」展開激戰,在Jai的協助下利用龍章消滅了「蛇魔」。打斗中妮可被「蛇魔」殺死,但她卻因禍得福,被埃迪利用龍章復活。而醒來的妮可也擁有了不死之身,變成了能夠上天入地無所不能,又有再生能力的超能力者。
影片的最后當埃迪和妮可雙雙飛上天時,相信很多人看了都會滿臉疑惑。自從埃迪死而復生的劇情之后,電影的故事便慢慢走向失控,而男女主角的雙雙起飛,使電影幾乎淪為一部鬧劇。
二、
這部被所有人寄予厚望,投資比《特務迷城》還要高出1億多港元的電影,最終卻遭遇與后者同樣的命運,在全球僅收獲3427萬美元的票房,連制作成本都難以收回。
為何成龍在轉投英皇后,首部作品便遭遇如此失敗?
其实,幾乎所有成功的成龍作品,都離不開那些屬于「成龍電影」的特質。
而本片從整體編排到故事情節的失敗,正是因為背離了那些「成龍電影」的特質。
1、電影背離了「成龍不死」的慣例,在上映之前便是以「成龍首次在電影中死去」為賣點,且這種宣傳明顯「貨不對板」。
其實成龍在早期的電影中,也曾經「死」過不止一次。而死得最「轟轟烈烈」的,就是朱延平導演的《火燒島》。在《飛龍再生》中的「死」法,與之前電影最大的區別是,成龍在以前的那些電影中是真的「死」了,而在本片中,他充其量只是「假死」。
埃迪在電影中段死去之后,很快便復活了,且還因此獲得了能夠刀槍不入、水火不侵的超能力。用「成龍首次在電影中死去」這種噱頭來欺騙觀眾,只能說明電影上映前宣發的不給力,實在拿不出什麼像樣的宣傳手段。
2、電影后半部分動作戲完全摒棄了成龍動作喜劇的一貫特點,風格上的巨大改變令觀眾難以接受。
成龍曾經說過,他的動作與李小龍的動作最大的區別就是,他一拳打出去,自己的手是會痛的。這就是成龍動作喜劇的特點,也是他區別于李小龍、李連杰動作的地方。成龍的動作,就是一種偷師巴斯特·基頓的、與傳統武術相結合的、自成一體的喜劇動作。
成龍找到他的師兄洪金寶擔任動作指導,兩人的動作設計本來有很多共通之處,應該是一加一大于二的結合。然而事實上是,電影的動作場面并沒有變得非常好看,反而成了「災難現場」,為了服務于「埃迪變超人」的故事情節,電影后半部動作完全變成超人打怪。
我們不能說成龍也玩起了吊威亞就是他的偷懶,但「吊威亞」從來就不是成龍動作喜劇該有的樣子。從寫實的故事、滑稽搞笑的動作設計,到立足于虛幻的設定和夸張的吊威亞動作,這種風格上的改變著實讓習慣了成龍電影的觀眾無所適從。
3、電影故事上的平庸,使片中所有演員的努力都變得徒勞無功。
王朔曾經把成龍電影和金庸小說、瓊瑤電視劇、四大天王的歌并稱為港台三大俗,一是成龍電影的影響力驚人;二是成龍電影有特定的風格和模式。成龍就只適合時裝動作片,他演不了古裝片,也演不了魔幻片,而本片恰恰就是帶著濃厚玄幻色彩的魔幻片。
魔幻片并非故事越扯就越好,創作一部魔幻片,首先要構建一個能夠達到邏輯自愈的世界觀,比如《指環王》和《哈利波特》。而本片非但沒能構建這樣的世界觀,片中設定還有很多前后矛盾之處,令觀眾十分疑惑。
比如小靈童Jai在前期似乎沒有很厲害的超能力,被困在貨柜里也無法自己逃脫。但在電影的最后他卻突然能夠輕松打開時空之門遁走,讓人懷疑他之前表現出來的弱小與無助是要鬧哪樣?
三、
電影本身出現如此大的問題,身為主創的成龍、陳嘉上、洪金寶不會不知道。而事實上是,這種電影整體風格上的巨大改變,正是成龍的有意為之,也是他新的探索和嘗試。
與《特務迷城》花2億打造昂貴動作場面不同,本片的3.18億港元投資,其中很大部分都砸在了CG特效上。在2003年,電腦特效雖已經漸漸成為好萊塢電影的主流,對于香港電影來說卻仍然是很難駕馭的特技手段。
成龍決定在他的電影中加入大量CG特效,這正是他的一種新的嘗試。畢竟當時他也已經49歲,早過了當打之年,總希望用新的技術手段來取代以前用命去拼出來的那些危險的特技鏡頭,然而最終結果是,這種改變并不能夠為觀眾所接受。
不僅如此,從本片之后的10多年來,成龍嘗試過各種風格和類型的電影,科幻片如《神話》、《機器之血》;犯罪片如《新宿事件》;古裝片如《大兵小將》、《神探蒲松齡》;雞湯片如《解憂雜貨店》。
甚至還有主旋律電影《鐵道飛虎》、《辛亥革命》。幾乎所有能拍的電影類型他都嘗試過了,但真正賣座的依然是《寶貝計劃》、《十二生肖》、《功夫瑜伽》這種回歸成龍傳統風格的爆米花大片。
因此《飛龍再生》的票房失利,癥結在電影故事本身,而真正原因是成龍轉變電影風格的嘗試失敗。
四、
本片的失利也為成龍的好萊塢電影之路蒙上了一層陰影,但當時他還是將全部的熱情投入到電影《環游地球80天》的拍攝中。
那部經典翻拍的作品由于人物設定上的魔改和故事的不給力,后來也以更大的慘敗告終,此后成龍便再也接不到新片約,只能打道回府。
而《飛龍再生》作為成龍好萊塢事業的轉折點,也成了成龍人生中永遠的痛,
回到香港后成龍死心塌地為英皇拍片,先是客串了《千機變Ⅱ花都大戰》,后又以8000萬港元投資開拍《新警察故事》。
如今已經68歲的成龍,就像他在《急先鋒》中那樣,已經不能再跳樓,而是需要爬樓梯了。但「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從他的電影依然能夠看到他的雄心,只是這種雄心,也漸漸變得力不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