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亞洲天王級的人物,觀眾們說起周杰倫的電影,總還是津津樂道的。
一部 《不能說的秘密》,不知道是多少人的青春回憶。
而 《頭文字D》又讓多少少年,想起了送豆腐的AE86。
雖然 《滿城盡帶黃金甲》這樣的大片多少有些令人失望,
但 《青蜂俠》《驚天魔盜團2》之后,你又不得不佩服周董在電影圈的資源和野心。
時過境遷,我們再也無法在電影里看到那個青澀的周杰倫扮演青澀的青春少年,但2008年他有一部電影,至今仍有不少觀眾認為它絕對被低估——《 大灌籃》。
誠然,《大灌籃》算不上多麼優秀的國產商業作品,但評分卻實在讓人意難平。
這兩天小編心血來潮,把這部《大灌籃》又翻出來反復觀看。
今天,就要為它翻案。
電影本身講述了一個并不復雜的故事:
一個哭泣的小孩被遺棄在郊外,被乞丐撿到送進了附近的武術學校。
小孩子慢慢長大,師父也開始傳授他武功,并取名 方世杰(周杰倫 飾)。
在武校中,方世杰屬于那種比較淘氣的孩子。
他迷籃球,并不是對這項多人運動有多熱愛,而是為了泡妞。
一天,方世杰得罪校長,晚上被趕出學校。機緣巧合,他的一項特殊技能被曾志偉飾演的 立叔發現: 扔東西特別準。
久經社會毒打的立叔看到阿杰這項技能的潛力,上去和他套近乎。
利用一頓「二手西餐」,阿杰跟立叔就組成了一個以發財為目標的小team。
剛開始的商業模式并不成熟,立叔帶阿杰去跟人家賭博飛鏢。
一頓贏錢,兩人招來老板不滿。
倔強的阿杰不肯服軟,在會所和老板的手下大打出手。
不僅打了別人的人,連店幾乎都砸掉了。
這段打斗是整部電影最帶感最爽的一段,配上方文山作詞的《周大俠》,讓人忍不住抖腿。
悶了慌了倦了我就穿上功夫裝我不賣豆腐 豆腐我在武功學校里學的那叫功夫功夫 功夫
而當這個旋律響起,你是不是也會自動回到十年前?
闖禍的阿杰被校長重罰,并趕出了學校。
為了發家致富,立叔再次給阿杰策劃了一場「出道」活動: 打球尋親。
尋親是噱頭,打球是炒作。因為阿杰本身投籃天賦,他很快對一所學校的小隊選中。
經過入隊考驗,阿杰順利加入了籃球隊并當上了主力隊員。
事業順風順水,阿杰也開始偷偷追求自己的愛情。
有了阿杰的幫助,籃球隊很快打進了決賽。
可決賽上,他們需要對決一直以來的對手。兩隊是宿敵,阿杰的隊長丁偉(陳偉霆 飾)還因為上一次交鋒有了放不下的心結。
決賽場上風云突變,阿杰的球隊大比分落后,幕后還有大佬在操控。
更揪心的是,阿杰好像在賽場上看到了曾經拋棄自己的父母。
最后一場比賽占用了電影將近一半的篇幅,也相當精彩,就留給大家自己回味了。
但這樣的電影打5.4分,多數評論者或許帶有太多主觀感情了。
或許是因為周杰倫,或許是有其他原因——用今天的眼光來看,《大灌籃》的質量至少在6到7分。
為什麼?
我們先看卡司。
29歲的 周杰倫,25歲的 陳柏霖,30歲的 陳楚河,26歲的 蔡卓妍。
這四位在最好的年齡,放在這樣一部青春喜劇片里,再合適不過。
配角,都是影帝級的大腕。
飾演 校長的 王剛,飾演 立叔的 曾志偉,飾演 四位師父的分別是 黃渤、吳孟達,梁家仁、閆妮。
另外還有 吳宗憲,李立群,劉畊宏,高雄……這些人放在今天的票房號召力,怎麼著也是10億級的吧。
即便在2008年,至少也是「天團」級別,老中青三代演員幾乎全部集齊了。
再看演技,老戲骨沒得說。
無論是王剛飾演的校長王標,還是曾志偉飾演的立叔,人物都立體豐富,哪怕一個不經意的動作,也很容易就能留在觀眾印象里。
講真,2008年,經過了《頭文字D》和《不能說的秘密》的磨煉,周杰倫的演技已經有了很大進步。
方世杰本身的設定就是一個未經世事的毛頭小伙子。
他身上帶著學生的傲氣和倔強,也帶著青澀和單純。
這個和蔡卓妍的愛情戲片段,你看他眼神的躲閃,還有局促的肢體動作,比起現在的小鮮肉,不知道要高出幾個檔次。
表情的轉換也緩和自然,這個從愁眉苦臉到笑逐顏開的表情,帶著一點憨傻,但更多是可愛。
微表情是很考驗演技的,而方世杰這個從小長在武校,涉世未深卻又渴望老道的青春感覺,在周杰倫的塑造下確實沒有崩。
甚至可以說,周董超額完成了任務。
最后我們可以看看電影本身。
《大灌籃》是一部傳統意義上的娛樂電影,它唯一的缺點,是將一部分純粹追求電影藝術質感的觀眾拒之門外。
在劇作風格上,我們從《大灌籃》中可以很容易看到各種元素的雜糅。
帥哥美女,武打動作,青春活力,運動激情,甚至功夫奇幻。
籃球場上白衣武者對對方球員的「暴打」場面,很容易讓人想起周星馳的喜劇電影《功夫》中的橋段。
整個《大灌籃》的故事線和邏輯線,也讓人感覺有點像《少林足球》。
而據導演朱延平介紹,他的本意也確實是想打造籃球界的《少林足球》。
只不過有經典在前,星爺本身的無厘頭喜劇風格和深邃的故事內核,讓電影中的諸多元素都在為影片主旨服務。
在觀看《少林足球》時,觀眾會對這些元素保持足夠的寬容。
可《大灌籃》并非星爺式的喜劇,其內核偏弱。
加之對娛樂性的極致追求,導致了劇情邏輯的缺失和內核的薄弱,「孤兒尋富發現自己是首富的兒子」這種老套的故事,無論用怎樣的元素填充,多少都會顯得缺乏誠意。
不過或許有人不喜歡周杰倫,但這不是徹底否定一部電影的理由。
因對演員的個人好惡來評價電影的好壞,這不僅違背了我們看電影的初衷,同時也是對所有參演角色的不尊重,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