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演周杰倫MV,給五月天做模特,台灣演藝圈沒落后,他憑什麼還能紅?

加油娜娜酱 10/09/2022 15:59 檢舉

日子天天過,墻頭年年有。誰也沒想到,30歲的許光漢在一眾演員中殺出重圍,成為近期熱度最高的男演員。

還有人不認識許光漢嗎?熱度奇高的台劇《想見你》男主角。

笑起來璀璨甜的發齁。

欲起來讓人心火燒。

社區論壇不少人感慨,后悔沒早點認識許光漢。

俗話說出名要趁早,相比二十歲左右的流量們,許光漢的確遲了,

人人都說紅是命里玄學,但能紅的背后總有跡可循,今天我們就來聊聊許光漢的走紅。

我覺得許光漢能紅有三點原因,首先是個人努力+天賦異稟。

這得從他小時候說起。

許光漢1990年生于台灣,普通家庭,爸爸是軍人,對他管教極嚴。

加上他從小有氣喘病,所以媽媽要他打乒乓球強身健體。

于是他在乒乓球隊打了6年。

軍人爸爸,加6年乒乓球訓練,廢人都成鋼。

早年打乒乓球為許廣漢埋下兩個伏筆,一明一暗。

明的是,他因為太會打,陰差陽錯拍了周杰倫《三年二班》的MV。

飾演小周杰倫,算是為他后面進演藝圈埋下種子。

暗的是,打了6年,性格總會變得堅韌些。

許光漢小時候溺水過,所以非常非常怕水,嚴重到洗澡時水突然變冷都會緊張發抖。

拍《想見你》有場水下的戲,他咬牙下水,為了營造溺水的狀態,還在身上綁了三公斤鉛條,是個狠人。

如果說性格和個人努力是他走到今天必不可少的一環,

那天賦異稟就更沒得說,先是長相,

長得帥,沒什麼好說。許光漢高中開始喜歡唱歌,在學校有次表演唱了《我愛的人》,據說俘虜了不少「許太太」。

再大一點,去做模特,也是順理成章,許光漢從2013年開始就在五月天的潮牌店做模特。

估計再早出生幾年,許光漢也是走在路上被星探抓住去簽約的苗子。

在11年,許光漢就因為長相,去拍了郭書瑤的MV。

還被抓去做了預備男團,不過男團沒做成,還被雪藏了一年,挺倒霉。

被雪藏期間,他只能在咖啡店打工維持生計。

這個狀況一直持續到2013年。

13年開始,他專注于拍戲,開始做演員,外貌極占優勢。

拍《稍息立正我愛你》前,制片人見了他,第一眼就覺得讓他演男二。

制片人說:「光是他散發的氣質,我就覺得他以后會不得了。」

《想見你》定的第一個演員也是他,他太適合了。

金馬最佳影片《陽光普照》的導演也是見他第一面,戲都沒試,就覺得:「他可以」。

說許光漢天賦好,不止說他長得帥,在演戲方面,他頗有老天爺賞飯吃的意思。

拍《姜老師,你談過戀愛嗎》,就直接入圍金鐘獎最佳男配。

李安對他的評價是:「台灣小生接班人。」

這個評價出自李安之口,絕對不低。

所以你看,外貌優勢、演技天賦優勢,以及的確拍戲挺拼,這樣的許光漢想不紅很難。

但許光漢仍然在最近幾年才紅,這就要說到他能走紅的第二點。

許光漢走紅的第二個原因,大抵可以總結為:人生際遇+團隊支持。

事實上,許光漢雖然13年開始拍戲,但直到16年才稍稍登堂入室。

這一年他加入台灣「植劇場」進修,

「植劇場」計劃啟動于2016年,主導這次計劃的是王小棣、蔡明亮等著名導演,他們網絡了台灣最有名的編劇和演員,拍了一些列各種風格、十分創新的系列劇。

楊丞琳拍攝的好評極高的《荼蘼》,以及堪稱神作的《我們與惡的距離》,都是出自那里。

加入植劇場,是許光漢的人生際遇。

在那里,他第一次感受到拍戲的美妙,明白了「演戲是會上癮的」。

植劇場給了他無限的發揮空間和學習機會。

在許光漢的描述中,植劇場更像一個一群演戲愛好者們匯聚一起憑熱愛拍戲的地方。

他說那里的人非常美好,一起弄表演,有很多老師愿意教你,不強迫,反而是引導你自主學習。

每天大家閑暇時間挑自己喜歡的電影分享,學習氛圍極佳。

加入植劇場是許光漢的人生際遇,植劇場也沒讓他失望,給了他非常大的空間和支持。

植劇場拍了8部戲,許光漢參與了兩部。

在《姜老師,你談過戀愛嗎?》里,許光漢飾演的是一個智力有問題的角色。

看這個劇照,和李子維或王詮勝八竿子打不著吧。

等到了第二部《戀愛沙塵暴》里,許光漢又搖身一變成了一個整天畫著煙熏妝的非主流小弟。

包括他自己后面出演的網劇《罪夢者》,又變樣了。

再到《想見你》,造型足夠百變,演什麼像什麼,許光漢的可塑性也由此而來。

相比許多小生十數年演霸道總裁,或者小奶狗,許光漢強了太多。

而正是這種積累和嘗試,讓他以30歲「高齡」,扮演17歲高中生時毫無違和感,反而少年感爆棚,順利走紅。

所以,所謂一夜爆紅,基本都是在那一夜前,有太多不為人知的積累。

說過許光漢個人以及他的人生際遇,最后一點原因我想說說大環境,

不論如何,我們都要承認,台灣演藝圈沒落已久了。

但沒落又不一定是壞事,相反,沉寂后才有反思和積淀。

比如,很多人說近年來台劇開始反撲,就是征兆。

台灣演藝圈的落寞使得台灣絕大部分藝人只能作品先行,

精原創、精作品、精能力,成為台灣藝人想出頭的唯一出路。

在重壓下,年輕人們要麼放棄從藝,要麼只能悶頭苦練技藝,等待被發掘的那天。

植劇場的出現,其實也是大導演們,想挽救台灣演藝圈。

好在自我磨練與精于原創和作品始終是存活最有效的法則。

沒有資本的侵入和干擾,沒有浮躁的流量紅利,沉寂的台灣演藝圈靠打磨再打磨,推送作品,推送明星,

許光漢或許其中典型代表。

在娛樂圈,每個人都想成功,有人靠一時際遇走紅,有人靠話題炒作出圈,有人靠臉走天下,

都沒錯,只是空虛的走紅路到底沒多長,

許光漢能紅多久同樣是未知數,但他的走紅起碼告訴我了我們一點,那就是作品先行,能力做基準,總有一天會被看到。

最后來一句深刻的,許光漢真的很帥~

文章部分内容來源於網絡,如果侵犯到您的隱私、權益、請點擊檢舉按鈕舉報,網站將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謝謝合作! 檢舉
推薦文章

©2021 homenews11.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政策與安全 條款 隱私 版權 聯繫我們 [email protected],如有侵權請與我們聯繫

免責聲明:本網站是以實時上傳文章的方式運作,本站對所有文章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文章內容只代表發文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發文者擁有在本站張貼的文章。由於本站是受到「實時發表」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查所有即時文章,若讀者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本站有權刪除任何內容及拒絕任何人士發文,同時亦有不刪除文章的權力。切勿撰寫粗言穢語、毀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TOP
X
檢舉
請使用真實的郵箱如無法和您取得聯繫我們將無法對您的檢舉進行處理